四川全方位打造西部物流中心 发展经济新引擎

全省一盘棋

物流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如果说纵横交错的交通通道是经济发展的血管,那么物流产业就是血管中流淌的血液,是推动区域经济、产业、文化等快速发展的引擎。因此,在四川建设西部物流中心的目标下,仅有成都是不够的,只有全省各市州一盘棋,拧成一股劲,才能促进四川省现代物流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2012年4月,省政府印发《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2012年实施计划》,《计划》指出,今年全省将加快推进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在空间布局上,要以成都市为核心,把成都建成西部地区最大的物流中心和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并着力打造攀枝花、自贡-泸州-宜宾、达州、绵阳-广元、南充-广安、遂宁-内江、乐山、雅安八大次区域物流中心。

南充:打造川东北最具影响力的物流园

“打造川东北最具影响力的物流园”,这是南充立足自身区位交通优势,提出的响亮口号。

前瞻网获悉,2012年9月26日,第十三届西博会南充现代物流园项目推介暨签约仪式举行,会上,规划面积11.6平方公里的南充现代物流园成功签约50亿元。

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联重庆,南充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是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之一,拥有公路、铁路、航空、航运四位一体的交通网络,是川东北地区交通枢纽的强劲动脉。

南充市委书记刘宏建表示,南充始终坚持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立足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和通信网络枢纽优势,大力培育物流企业,加快建设物流运输、信息平台,积极构建综合物流服务体系,全力打造面向成渝、辐射川陕甘的商贸物流中心。

据了解,南充现代物流园属四川省重点打造的次区域物流节点,建成营运后,每年的吞吐量将达到4000万吨,可实现交易额150亿元,创利税5亿元以上。

遂宁:“从无到有”的中国西部物流港

同样位于川东北的遂宁,用6年时间完成了物流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华丽转变。

自2006年遂宁提出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实现遂宁经济跨越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突破口和增长极的发展目标以来,遂宁物流业的发展年年展新颜。

2008年,位于遂宁的中国西部物流港正式动工;2009年9月,遂宁成为全国物流示范城市,也是当时西部唯一享此殊誉的二级城市;2011年,遂宁更是获得中国物流示范基地、2011中国物流城市最佳投资环境奖、2011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物流园区奖、省“1525”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和成渝经济区最具投资价值产业园区5张名片。

前瞻网了解到,截至2011年底,中国西部物流港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8.4亿元,引进包括3家世界500强企业、6大集团和1大科教基地在内的45个重大项目。如今,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遂宁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泸州:“一横二纵五港区”的水运物流体系

与川东北地区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类似,川南地区也在加快物流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收获着硕果。

2012年8月,《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总体规划》初稿完成,对包括空港物流园、生态科贸园、临港物流产业园和神仙桥物流产业园四个大的组团,总面积为162.6 平方公里的园区做出了总体规划。

“十二五”规划显示,依托丰富的水系资源,泸州将打造“一横二纵五港区”水运体系:即长江航道,沱江、赤水河航道,龙江港区、纳溪港区、泸县港区、合江港区、古蔺港区。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泸州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359.29万吨,同比增加5%,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为60438标箱,同比增加21%。而泸州港100万标箱扩建工程正在进行,届时,泸州港的辐射功能将进一步扩大。

同样作为全省重要的港口城市,乐山、宜宾两地也在加强水运物流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据了解,宜宾港现已建成投运4个装箱泊位,具备50万标箱作业能力,远期将形成450万标箱作业能力;而作为成都经济区的唯一港口,常年保证千吨级船舶通航的乐山港也在加紧建设当中。

成都、川东北、川南……全省各地的物流行业正扬帆起航。现代物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满足四川产业调整的需要,更是拉动内需、解决就业、促进和服务其他产业发展的需要。建设和完善现代物流业,将有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的更快更好发展,成为助力四川经济发展高地建设的强大引擎,促进地方财政稳定快速增长。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