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驴必有一场血战!

市值观察

2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市值观察 来源|市值观察(ID:shizhiguancha)

两年之内,国内两轮电动车必将迎来极致内卷,竞争烈度甚至可能不亚于当下的汽车和光伏。

01

产能失控

2020年九号公司上市,2021年爱玛科技上市,2023年绿源集团上市,过去几年,两轮电动车头部企业集体登陆资本市场,获得大量资金,叠加行业景气度提升,整个行业陷入了疯狂的产能扩张。

2019-2022年,雅迪的产能从800万台提升至2000万台,四年产能增加了1.5倍;爱玛科技近几年狂飙突进,预计2024年的产能接近2000万台,同比2022年的数据几乎也翻了一倍;台铃去年8月惠州生产基地一期投产,年产能将达到1200万台,相较2019年翻倍;绿源在浙江、广西、山东建造了三大整车智造基地,在重庆投资建设的第四个智能制造基地也将于2025年投产。按照绿源的规划,未来四大生产基地预计产能将超过1000万辆,而在2021年底,公司只有210万辆的年产能;九号公司位于常州的智能电动两轮车工厂A期、B期厂房已经投产,C期厂房预计2024年底完工,届时公司电动车工厂整体年产能可以达到350万-400万台,作为参照,九号公司去年总共才生产了148.5万台电动两轮车。

此前曾有机构做过统计,2024年,国内两轮电动车行业仅TOP6企业的产能就已飙升到近7000万台,现在来看这个数据恐怕也是比较保守的。按照这个比例来计算,全行业1亿台的年产能完全可以期待,而根据研究机构EVTank最新发布的《中国电动两轮车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2023年全球电动两轮车总体出货量也不过才6740万辆。

全行业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但相关企业依然不打算收手。

今年4月26日,爱玛科技董事会同意公司与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民政府签署《投资协议书》,拟在丰县通过设立项目公司投资建设爱玛科技丰县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约30亿元,用于进一步扩大公司电动三轮车产品产能。5月31日,爱玛科技与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投资协议书》,在兰州新区通过设立项目公司投资建设爱玛兰州新区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0亿元,用于进一步扩大公司电动两轮车、电动三轮车产品产能。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又砸下了50亿巨额投资。

2023年爱玛科技发行了20亿元可转债,其中15亿元用于建设丽水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智慧出行项目(一期),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新增300万辆电动两轮车年产能。参考这个投入产出比,50亿投资至少将对应大几百万辆的新增产能。

如果按照过去几年的发展势头,这些巨量产能的释放或许不会对行业造成太大冲击,但问题在于,过去的发展势头是不可持续的。

02

红利消失

2019年3月,以《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俗称“新国标”)正式生效为标志,两轮电动车进入一个全新的规范发展阶段。

在此之前,行业鱼龙混杂,大量区域品牌割据一方,缺乏统一监管标准,致使安全事故频发。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的车速、重量、电机功率、电池电压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规定,凡是不达标的一律淘汰。与此同时,在生产侧推动车辆3C认证、“一车一票”等准入、溯源监管措施。

这些举措对供需两端均产生了巨大影响。

需求端,那些不符合新国标要求的大量超标电动车需要在过渡期前替换,强行带来新增需求。2019年以前,我国电动两轮车年度销量基本稳定在3000多万辆,此后迅速爬升,2019年-2022年分别达到3680万辆、4760万辆、4980万辆、6070万辆。

供给端,严格准入与溯源管理使得中小企业生产成本大增,大多数后排玩家只能被迫交出市场。数据显示,国内两轮电动车玩家数量高峰时有2000余家,新国标后市场份额迅速向头部集中,2016年,电动两轮车销量CR3占比只有25%,到2021年这一数据已提升至65%,同时行业只剩下100多家符合新国标且具备摩托车生产资质的企业。

需求端与供给端共振,结果就是严重肥了头部企业。

2019年-2022年,雅迪的营收从120亿增长到310亿,公司股价更是在2020年一度飙涨10倍;同期爱玛科技的营收从104亿增长到208亿,九号公司从46亿增长到101亿,绿源从25亿增长到48亿,基本全部实现翻倍增长。

然而,政策红利终究不是常态,大部分地区新国标过渡期为3-5年,也就是大约在2024年彻底结束,而根据统计局之前的预估,截至2022年新国标替换需求已完成80%以上,这意味着新国标所引发的存量替换行情已接近尾声。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过去几年国内两轮电动车渗透率已实现大幅提升,按照4.2亿辆的存有量来计算,现在中国几乎每4个人就拥有一辆小电驴,这意味着潜在的增量空间也不大了。

既没存量替换,又缺新增需求,整个行业的前途也就可想而知了。

事实上,后劲不足的逻辑已经在企业的财报中有所印证。

2023年,雅迪的收入同比增长11.92%,绿源同比增长6.27%,爱玛科技则仅增长了1.12%,这与过去一些年整个行业的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比。进入2024年,形势似乎愈发严峻,一季度爱玛科技营收同比下滑近9%。

政策红利退潮后,整个行业将回归常态发展,在下一轮集中更换期到来前,国内市场恐怕很难再有大的突破。海外市场是一个潜在机会,但短时间内显然无法消耗国内如此庞大的产能规模。两轮电动车属于典型的同质化竞争行业,当需求收缩撞上供给扩张,价格战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一点已经有过前车之鉴。

2016年上市后,雅迪迅速在业内掀起价格战,所有车型降价30%,此举使得公司在第二年就完成了对爱玛的市占率反超,成为名副其实的“电驴之王”。2020年,雅迪又和拼多多联合举办了一场“品牌万人团”的活动,继续以价格战的方式维持自身领先优势。

过去产业格局分散,头部企业尚可通过挤压中小厂商来获得增长空间,因此对于行业的周期震荡感触并不深,如今行业格局高度集中,头部企业只能镰刀互砍。

从这个角度来看,接下来的这一轮行业内卷可能比之前任何一轮都要惨烈,像爱玛科技这种还在激进扩张的企业,尤其需要小心谨慎。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市值观察(ID:shizhiguancha),作者:市值观察 

可行性研究报告
市值观察

本文作者信息

市值观察(财经自媒体)

关注(40218)赞(3)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