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技术不安全?61位院士力挺,能防粮食安全被卡脖子

科学公园

作者|科学公园 来源|科学公园(ID:scipark)

一、两会草案新提法,基因技术成为未来五年重点行业

3月5日,在备受关注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法,未来五年最受关注的科技行业中,基因技术在“科研前沿领域”与“未来产业”版块,名列前茅。

11

结合两会期间强调的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以及保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1.3万亿斤以上,不难看出,国家对于发展转基因技术的重视和决心!

11

二、转基因食品,到底安不安全?

提起转基因,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就是,转基因食品到底安不安全?

之所以有人对转基因感到畏惧,很大原因在于,基因这个词,在有些人眼里是一个很神秘的概念,而人类总是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产生畏惧,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天性。

事实上,基因并不神秘,它就是每种生物,包括我们人类,都携带的遗传信息。对农作物来说,果实有多大、产量有多高等等,都受到基因的控制。

转基因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基因改造技术。在现代农业领域,通过对基因的改造,让农作物具有我们希望具备的特征,例如,果实更大、产量更高、抗虫害能力更强,等等。

事实上,农作物的基因一直在发生改变,人类育种的历史,就是作物基因改变的历史。

早在数千年前,我们聪明的祖先在实践中发现,把一些偶然出现的例如果实更大、产量更高的作物挑选出来,进行选择性繁育,就有可能得到想要的特性。

随着从这些作物中优中选优,经过若干世代的繁衍之后,作物的果实越来越大,产量越来越高。

我们聪明的祖先又想到,把具有不同优秀特性的同种作物进行杂交,是不是可以得到具备多种优点于一身的新作物呢?

在数千年的择优繁育之后,我们可以惊讶地发现,那些被人类驯化、改造过的农作物,与它们的祖先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大家请看,这是我们熟悉的胡萝卜

5

图源:摄图网

这是它的祖先:

5

这个呢,是我们拍照时最喜爱的茄子:

1

图源;摄图网

这是它的祖先:

6

这是又香又甜的香蕉:

1

图源:摄图网

这是苦涩还带籽儿野生香蕉:

8

这是玉米和它的祖先

8

再看一个,这张图片来自一幅17世纪的油画

1

上面的西瓜,搁现在是肯定卖不出去的,但在17世纪的欧洲,那是贵族食品。随着人类开始选择性地通过育种创造出更为可口、产量更大的农作物:

1

图源:摄图网

人类对生物基因的改造,逐渐改变了世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说到这里,相信会有人质疑我:你说的这些,分明就是传统的育种技术,和转基因有什么关系?

其实啊,传统育种技术也好,后来发展起来的杂交技术也好,和我们所说的转基因技术,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把农作物的基因,往我们希望的方向进行改造。尽管我们的祖先没听过基因这个词,但殊途同归。

区别在于,传统育种模式具有极大的随机性,要么无法得到希望得到的品种,要么因为转入了其他不需要的基因,而造成新品种的缺陷。理想的性状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需要漫长的等待才可能出现。

而现代化的基因改造技术,则排除了各种无关因素,科学家使用诸如“基因剪刀”等技术,直接把我们想要的基因剪切出来,经过修饰,插入到原有品种,以更高的效率,更加精确地得到我们所希望得到的新品种。例如,防病虫害、增加营养、让作物的果实长得更大,等等。

为了保证转基因食品的安全,在经过了上千次实验,以及科学完善的安全评价体系的检测、评估之后,科学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已通过安全检测的转基因作物,其安全性不低于传统作物。

事实上,由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检测比传统食品更完善,更严格,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反而高于传统食品。

很多人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天然、传统的食品意味着安全,事实上,通过现代科学的检测,发现一些天然、传统的食品存在危害,例如花生可能含有强致癌物黄曲霉素,而传统技艺酿造的酒类,很可能甲醛超标。

有网友会说,我不是搞科学的,我不知道除了你说的这些,转基因背后还有没有其他隐藏的危害。

这是个好问题,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在自己的行业领域之外成为专家!

怎么办呢?很简单,科学问题,咱们听科学家怎么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食品安全权威 陈君石 接受人民网的采访说:“国际上的权威机构,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都认为现有的、经过严格的评价程序和政府审批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大豆有抗除草的转基因,它不死,杂草都死了,我们每年进口几千万吨的美国的大豆,有什么问题呢?没有问题。”

2013年,包括钟南山院士在内的61位院士联名力挺转基因。

11

2016年起,全球130多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签署公开信,支持转基因技术。

1

果说你信不过国外的科学家,难道连袁隆平、钟南山院士也信不过吗?

袁隆平院士在采访中提到,我国需要从国外进口转基因大豆。

根据过去几年的数据,中国大豆的年产量一般不超过1500万吨,却要从国外进口接近1亿吨,主要来自巴西、美国和阿根廷。其中,20%用来榨油,80%用作饲料。

有人说,不进口行吗?作为农业大国,难道我们不能自己生产?

答案是,不能。

袁隆平院士在一次访谈中说:“中国差不多14亿人口,中国粮食是不够吃的。”

11

一方面因为粮食不够吃,我们不得不依赖于进口国外的转基因粮食,另外一方面,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虫害转基因水稻却因为受到多方阻挠,迟迟不能上市。

我们知道,在高端科研领域的关键技术如果落后于欧美国家,很可能面临被卡脖子的危险,华为的遭遇相信大家已经非常熟悉。

如果在粮食安全这种重大问题上被卡脖子,后果会怎么样?

111

这就是为什么,国家要在两会上强调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一定要发展自己的转基因农业技术!

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我国科幻电影开山之作《流浪地球》,我非常喜欢《流浪地球》的原著作者刘慈欣,从刘慈欣的作品中,我能够感受到他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深厚的科学底蕴。

不过,当我第一次看刘慈欣的巅峰著作《三体》时,并不是这么想的。在书中,刘慈欣笔下一个叫潘寒的生物学家,成功预言了长期食用转基因农产品造成的后代遗传畸形,还预言了转基因作物可能造成的生态灾难。

1

这个情节的设定,一度让我对刘慈欣的科学素养产生质疑。

不过好在后来情节发生了反转,这个抹黑转基因的潘寒,你们猜是什么人?

原来啊,他是一个外星人安插在地球的带路党,企图利用和制造环境问题,激起人们对科学和现代工业的厌恶,进而达到阻挠地球科技发展的目的。

22

看到这里,我会心一笑,从此被刘慈欣老师深深地折服。

最后我想说的是,为了粮食安全这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科学家在前线日以继夜地劳作,我们作为普通老百姓,即便不能做点什么,当我们听到、看到那些骇人听闻的、没有科学证据支撑的、来路不明的小道消息,我们只要做到不轻信、不传播,那么,也算是为国家、为民族尽了一份力。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科学公园(ID:scipark),作者:科学公园

可行性研究报告
科学公园

本文作者信息

科学公园(科学自媒体)

关注(5233)赞(0)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