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发行留待下一步再说 行不?

皮海洲

7月4日,国务院召集的救市会议叫停了IPO,同时还要求7月3日已经发行的10只新股将申购款也退还给投资者。这一救市举措让遭遇股灾重创的投资者再次看到了中国股市的希望。

然而,仅仅只隔一天时间,7月5日晚,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即以答记者问的形式表示:“28家拟上市公司暂缓发行后,近期将没有新股发行。下一步新股发行审核工作不会停止,但将大幅减少新股发行家数和发行融资数额。”这里最重要的信息是“下一步的新股发行”:其一是下一步新股发行审核工作不会停止,其二是将大幅减少新股发行家数和发行融资数额。

从本周一的走势来看,政府救市的效果显然并不明显。但就在救市效果并不明朗的情况下,证监会就急急忙忙就下一步的新股发行工作作出表态,这实在是令人感到困惑的事情。因为从救市的角度来讲,当前应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来拯救股市,让股市从股灾中走出来。但证监会却急忙就下一步的新股发行进行表态,这给人的感觉就是要迫不及待地重启IPO。因此这样的表态实际上是不利于当前的救市工作的。

当然,从证监会急急忙忙就下一步新股发行所进行的表态中,人们不难看出利益集团之间的争斗。毕竟新股发行涉及到方方面面太多的利益问题,而且这其中的利益又太具诱惑力。所以直到7月3日,证监会关于新股发行的安排还只是相应减少发行家数、筹资金额,其中7月上旬已安排10家企业IPO,筹资金额也会较6月减少。7月4日国务院救市会议叫停IPO,这无疑让利益集团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因此,7月5日证监会急忙就新股发行问题答记者问,这其中折射出来的是利益集团争斗的痕迹。

新股发行留待下一步再说 行不?

但即便如此,下一步新股发行的安排也还是留到下一步再去谈论,行不?因为在目前情况下,如果救市不能取得成功,新股发行的重启就不可能有时间表。也正因如此,在目前市况下,又何必要给救市添乱添堵呢?

不仅如此,基于前期新股发行给股市带来的教训,下一步新股发行的重启也不应该只是一个简单的重启,而应该包括对目前的新股发行制度作出必要的修改,以降低新股发行对股市行情带来的冲击。

比如,将新股按批次集中发行改为按周按日均衡发行。自从去年管理层推出“百家发行计划”以来,新股发行实行的就是按批次集中发行,或一月一批次,或一月两批次,但不论一月一批次还是两批次,但新股总是集中在某一周或某两周里发行。新股的这种集中发行就会引来投资者的集中申购,从而导致市场资金紧张,进而引发股票价格的波动。基于前期的教训,新股发行有必要改变这种集中发行的方式,按周或按日均衡发行,减少新股集中发行给股市带来的冲击。

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将资金申购改为市值申购。目前的打新方式是,不论投资者能否中签,投资者都需要用资金进行足额申购。这样就导致了各种资金的千军万马争过打新这座独木桥的局面。尤其是不少投资者为了筹措打新资金,通常都是抛售老股来买新股,这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因此下一步的新股发行有必要改变这一打新方式,将资金申购改为市值申购,让投资者中签之后才缴款。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资金申购对行情的冲击了。

可行性研究报告
皮海洲

本文作者信息

皮海洲(财经专栏作家)

关注(67148)赞(12)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