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试点是为了改革形成共识

李锦

国资委选择了八到九家央企作为首批试点企业,其中六家于7月15日公开。日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高江虹采访时问, 我回答国资管理体系迫切需要改革,面临的难题很多,情况复杂,相互叠加相互交织。种种观点各方专家不尽相同,部委之间的意见也有不一致,很难协调。正因如此,国资委或许希望通过试点,有选择性进行突破,规避风险,积累经验,更好地解决矛盾。

更为深层的原因是,自十八大之后,国资改革方案因各方意见分歧,迟迟形成不了共识,今次国资委选择以试点检验国资改革中的实操问题,以此打破改革僵局。

比如说,从管资产到管资本,国资委需要做些什么?混合所有制的法人治理结构、经营机制与国有企业有哪些根本区别?

比如说,于国有投资运营公司的管理架构和运行模式,6月初出现在媒体上的汇金模式,但在汇金模式下,有包括财政部、汇金公司、央行、银监会、证监会等多部委和公司都参与了企业管理,这种多头管理必然造成混乱。

比如说,混合所有制,国企业务中哪些该混合而哪些应保持国有控制力,核心国有资产的混合方式与空间等等,但做这个讨论的基础是国企分类监管的出台,但据了解内情的专家表示,分类监管方案已经几易其稿,但各部委都有自己看法,因此拖至今日仍无法出台。

试点是改革落地的关键意义,也标志着改革进入顶层设计和试点同步阶段,想法是摸着石头过河,以点带面,有序推进深化改革。试点将以局部带动全局,带动更多国企主动改革。但这并不意味着国资改革会等着看这些试点报告,然后再全部推广。而是在每家公司的试点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企一策来推进改革。

经过试点,有哪些问题上要形成共识?比如国投与中粮集团作为国有投资公司试点,国资委将会授权其投资与运营国有资本,这两家公司董事会运行机制也要调整以获得相应授权,此外,这两家公司还会涉及到章程管理、战略管理、预算管理等内容调整,国资委要与之重新划分权责界限,减少国资委管理权限。

混合所有制试点有6个重点需要探索。一是探索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有效制衡、平等保护的治理结构。二是探索职业经理人制度和市场化劳动用工制度。三是探索市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四是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五是探索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有效监管机制。六是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机制。

而董事会授权试点则要是进一步明确国资委与董事会的职责权限,将国资委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和董事会自主决策有机结合起来,试点企业董事会将在国资委的指导下,完善各项制度,开展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权试点工作。

经过试点,在以上问题上形成共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完善措施,鼓励推出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也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实践。这是试点要达到的目的。现将21世纪经济报道的文章转载于后。

可行性研究报告
李锦

本文作者信息

李锦(新华社高级记者、研究员)

关注(79139)赞(13)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