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话语权”3.65%? ——看G20峰会与最大国家经济体“对全球经济贡献度”的理论与实践

 ★G20首脑经济讨论有共识相当艰难;

★新兴国家经济体面临市场混乱成新焦点;

★8届峰会公报反映发达国家情况转好,但需持续改善;

★美联储超宽松货币策略转变,要顾及新兴国家需要和利益吗?

★进入全球金融海啸后第六年头,是最没有方向的一个乱世争流时代。

在过去至今的五年、8届G20峰会时间里,G20语境下的中国经济显现出矛与盾的两面:一是发达国家经济体想尽办法让中国出力;另一面则又时时对中国经济不屑一顾。最最全球各国尴尬的是:中国是继欧盟、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体,而中国的投票权→话语权却又被排除在各大经济体“权率”五强之外、处于第6位置,这让中国在G20从“救兵”到主角,都格外本末倒置。

全球G20国领导人第8届峰会,已经人去会散。几乎没有找到任何、象对付金融海啸爆发时期那种一致的决定与声音。这深度揭示了未来,G20国领导人峰会还要继续、有必要进行下去吗的担忧(因为奥巴马曾就斯诺登事件考虑过是否与会G20)?当下,全球的发达国家复苏乏力,新兴经济体震荡难平,而国际社会在政治安全问题上的分歧也给本次峰会蒙上了些许阴影。G20峰会的地位是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然而本次峰会遭遇多种政治因素和分歧干扰,尤其是叙利亚危机、美元退出超宽松货币策略要不要顾及新兴国家的利益等,几乎是G20国领导人找不到这种新形势20个国家一致的“共识”和标示不出全球经济向前的大方向。

当下发达国家复苏乏力,新兴市场震荡难平,而国际社会在政治安全问题上的分歧也给本次峰会蒙上了些许阴影。然而,政治分歧绝不应令经济合作议程“脱轨”,但“脱轨”就明明白白的在那里矗立着。现在是,发达国家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国家发展的差异太大,展现合作、推动开放、改革治理、着眼发展等这种“天平”要往那一边倾向?

G20领导人峰会的地位是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然而,G20第八届领导人峰会遭遇多种政治因素和分歧干扰,尤其是叙利亚危机。但G20不是联合国,对这一峰会来说,更重要的使命是紧扣举世关注的“增长与就业”正题,将合作精神一以贯之。G20国集团,没有任何“游戏规则”约定,致G20未来充满无数的不确定本性。G20国集团,不象联合国还有个《联合国章程》可以依托遵循,而G20至今没有任何游戏规则可以玩,那么G20来去,也就自然无章法可循。

另外,G20早就一致有避免“贸易保护主义”的共识。但、轮胎钢铁、光伏、电信……一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频频遭遇贸易保护主义逆风聚起。欧盟委员会9月2日发布报告显示,自2008年10月以来,各国新增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近800项,仅2012年新增措施就多达150项。贸易保护主义,成发达国家最优先使用的一种第一选项的最大趋势,且是新兴国家所根本无能为力的。

讲G20国集团的改革、治理,就要看怎样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见表①)的改革与否,也是G20峰会一直以来的一项重要议程。很简单:不管是G20个国家怎样高喊或呼吁,只要美国(占16.74%,具有一票否决权)、欧盟(占32.4%,几乎是美国“投票权”的一倍,但是分散在欧盟29个国家手中)不松口,谁都根源无奈、无法进行下去。2011年第6届G20峰会就提出IMF的改革方案,但至今美国立法机构一直没有任何法律行动,就让G20国峰会这样一直下去……

表①:目前IMF主要国家投票权“话语权”比率

以IMF为例:从表①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在所有IMF投票权国家中排在美、日、德、英、法之后,处于第6位,有3.65%投票权率。从表③中可知:而目前,中国是全球第2大经济国,排在日、德、英、法四国之前。这就是说:中国的投票权与中国在IMF中“对全球经济贡献度”很不匹配,甚至比日本几乎少一倍,比法、英、德都少,这是G20、国际社会的不合理、不公平。从以上IMF持“权”比率还可以看出,新兴国家体所占“投票权”只有中国、俄罗斯进入“前十”比率,真正意义上的“话语权”还真是山高水远。

其实,在历届G20峰会中以及全球三大经济组织(WTO世界贸易组织、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WBG世界银行),各国话语权的实质都一如IMF中的投票权一样,都是按各国“对全球经济贡献度”比率来标示的。因之,排名全球为欧盟、美国之后的第3大经济体中国、真正在国际场合的话语权还没有取得、十分有限,这需要中国经济持续不停的成长,才能促使国际社会改革来逐渐形成和改变。中国取代日本成全球第2大经济体国家,不过是两年间才发生的事。其实质,投票权几乎就等同于话语权。

中国在全球三大经济组织的投票权→话语权基本是根据“对全球经济贡献度”IMF出资比率为3.65%;中国人民币占全球货币市场总量为2%,与中国在全球第2大经济体国很不相称;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GDP总量约5%左右,处在欧盟、美国之后。

在此次G20峰会之际,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等金砖国家——新兴经济体国家同意设立1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资金池,以协助对抗可能的国际收支危机。但这与每日日均交易额从2010年的4万亿美元攀升至2013年6月末的5.3万亿美元货币流通交易相比(见2013年9月5日《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简称BIS,货币成交额报告》),这“金砖国家”经济体(金砖银行)的储备金额简直就是九牛一毛。新兴国家经济体可能进入经济下行与美元停止超宽松货币的“双重磨难”时期,倘若这段时间新兴国家经济体“对全球经济中的贡献度”有变,那么IMF的“投票权”也将生变。

有关第8届G20国峰会五要点:

1)、G20在改善金融市场形势、支持世界经济复苏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但世界经济复苏势头还相当脆弱,世界各地区经济增速还存在较大差距,风险仍然有可能加剧,新兴国家的风险甚至有可能超过发达国家。2)、刺激增长和创造就业,依然是G20的优先任务,各成员应采取果断措施改善就业状况,推动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确保对基础设施和中小企业进行长期投资对加速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岗位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3)、多边自由贸易有助于增强经济发展潜力,有利于降低贸易成本、降低国家成本,提升经济增长的力量。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应表现出必要的灵活性,以确保今年多边贸易谈判能取得积极进展。WTO将在12月份第一周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大会之前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路线图”来延续WTO是否?4)、G20应在2014年1月底前完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15次份额总检查,必须尽快落实201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美国与欧盟谁拿出份额、拿出多少“投票权”?美国一直主张各国在IMF的投票权上能够更好地反映该国对全球经济中的贡献度,也就是按本国GDP(见表②、③)在全球经济所占的比重而获得相应的“投票权”,投票权又与出资比率挂钩。事实上,全球至今,各国GDP是一直都在变化的,只是一段时期内该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进步或退步。5)、G20成员应加强在能源领域的合作,确保能源市场信息更加准确和公开,同时还应采取措施支持清洁能源发展。各成员还应共同努力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

表②、G20国GDP增长率(2012-2014)

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3年、2014年为预测数据。

表③、2012年各国GDP“对全球经济贡献度”排序(美元/单位:万亿):

全球第一次金融海啸已蹉跎、等闲了整五年,但美元、欧元区的超宽松货币政策正面临着历史性完结和退出。人类至今,不可否认的是退出QE是一种必然选择,但新兴国家印度等国因汇率贬值引发的进口价格上升可能导致通胀,给社会稳定带来问题,土耳其、巴西等国今年出现的城市抗议潮也预示着这方面的极大风险。这需要全球主要国际货币美元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到对其它国家的影响,但G20峰会是否能协调成功、平衡主要经济体依然成为悬疑。很显然,第8届G20峰会议上达成的所谓“共识”的都是各国分歧较小的问题,如规范全球税收体系,实现各国之间的税收信息共享,从而打击跨国公司的海外避税,使其将更多利润投回本国,但这些都是避重就轻,没有就大方向达成一致。

起始于1999年的G20集团,在2008年金融海啸突然爆发后升格为各国领导人峰会,各方曾希望这一成员更广泛、权威、代表性更强的国际组织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但第8届G20峰会证明,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导已致成果开始各行其道,特别是高收入(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有着无法调和的矛盾。G20从第1届,到今年的第8届,分歧年年有,但2013年的G20峰会似乎是分裂最明显的一次,尤其是美俄关系降到历史以来的新低谷。这也说明,随着发达国家金融海啸、主权债务危机的逐渐缓解,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需要也逐渐降低,各国自扫门前雪的趋势在放大、加强。美欧及发达国家却高度一致、已经历史最高潮的达成TTP、TTIP、TISA全球经贸新秩序,并把中国、俄罗斯等主要新兴国家抛到九霄云外……世界正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新一轮调整转折期,几家欢喜几人忧,G20集体一致的行动也变得越来越难、无法达成,这也注定了第8届圣彼得堡G20峰会成为一场过渡性而非决定性的会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巩胜利

本文作者信息

巩胜利(著名独立中国问题学家,财经、社会类评论家)

关注(341422)赞(400)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