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一文读懂2022年北京市发展现状(经济篇) GDP、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均低于全国及一线平均水平

朱茜

本文核心数据:北京市GDP、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货物出口额、固定资产投资、税收收入

1、北京市经济发展总体概况

2020年,北京市GDP规模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上海,全年GDP增速为1.2%,低于全国1.1个百分点。此外,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低于全国城市均值0.5个百分点,货物出口额同比下降10%,北京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降幅较大,但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仍高于一线城市均值,北京市税收收入位于全国城市第一梯队。

图表1:北京市经济发展总体概况

分区域看,2020年海淀区GDP总量最大,西城区人均GDP最大。在固定资产投资额方面,2020年西城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最高,达到62%,其次是怀柔区、门头沟区、石景山区,增速均超过10%。北京市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如下:

图表2:北京市各区域经济发展对比

将北京市各区的GDP、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货物出口额进行对比可发现,海淀区和朝阳区的GDP、货物出口额和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均处于全市较为领先的地位。延庆、平谷等地区的GDP、货物出口额和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在全市中均较低。

图表3:北京市各区经济GDP、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货物出口额对比(单位:亿元)

注:1)坐标轴中心点为均值点(810.91,47.02);2)房山区未公布2020年经济数据,上图参考2019年数据;3)西城区、门头沟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怀柔区、密云区均未公布具体出口数据,因此未纳入上述图表对比分析。

2、生产总值

(1)北京市GDP位居全国第二,增速低于全国以及一线城市GDP增速均值

北京市是中国首都,经济发展质量高。2016-2020年,北京市GDP逐年增长,2020年北京市GDP位居全国第二,为36102.6亿元,比2019年增长1.2%。

此外,2016-2020年,北京市GDP同比增速低于全国一线城市GDP同比增速均值。在2019年GDP同比增速高于全国GDP平均增速0.1个百分点,但仍低于一线城市GDP同比增速0.3个百分点。

图表4:2016-2020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图表5:2020年全国地区生产总值TOP10城市(单位:亿元)

(2)海淀区GDP及其增速均为最高

分区域看,2020年,海淀区GDP全市最高,为8504.6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次是朝阳区和西城区,GDP分别为7037.9亿元和5061.1亿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9%和1.1%。海淀、朝阳、西城和东城四大区GDP超过北京市各区GDP均值。

从增速上看,2020年海淀区增速最高,为5.9%,而顺义区、朝阳区、西城区的GDP增速均为负值。

图表6:2020年北京市分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注:房山区统计局未公布2020年GDP数据,上述参考2019年GDP数据。

整体来看,西城区和东城区人均GDP较高,近年GDP增速中等,2020年两区的GDP也较高。通州区和石景山区人均GDP较低,但是近年GDP增速较快。海淀区人均GDP和近年GDP增速均处于较高水平。

图表7:北京市各区域经济矩阵图(单位:万元/人,%)

注:1)坐标轴中心点为均值点(14.31,7.83%);2)房山区未公布2020年经济数据,上图参考2019年数据。

3、固定资产投资额

(1)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低于全国及一线城市均值

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额2017-2020年的同比增速均低于同一时期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和一线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2020年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8042亿元,同比增长2.7%。

图表8:2016-2020年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单位:亿元,%)

住:2018-2020年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额为前瞻根据2017年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额以及2018-2020年每年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同比增速测算所得。

(2)2020年西城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最高

分区域看,2020年,除了东城区、朝阳区、房山区和延庆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均为负增长,其它区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均为正增长,其中西城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高达62%。

图表9:2020年北京市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单位:%)

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2020年北京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有所下降且低于一线城市均值

2016-2019年,北京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逐年增长;2020年疫情爆发,北京市居民消费意愿下降,北京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也较2019年下降8.9%,为13716.4亿元,降幅高于全国以及一线城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但是仍高于一线城市平均社会消费品零售规模。

图表10:2016-2020年北京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单位:亿元,%)

图表11:2020年北京市V.S.其它一线城市的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单位:亿元)

注:上述一线城市均值数据是指四个一线城市相关指标的算数平均数,下不赘述。

(2)2020年朝阳区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大幅下降,但仍位居全市之首

分区域看,虽然2020年朝阳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速大幅下降,下降幅度高达8.6%,但是朝阳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仍远高于其它地区,为3221.7亿元。延庆区的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全北京市最低,为99.71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东城区是全市2020年唯一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正增长的区域,增速为1.6%。

图表12:2020年北京市分地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单位:亿元,%)

5、货物出口额

(1)2020年北京市货物出口额大幅下降,与其他一线城市差距明显

2016-2019年,北京市货物出口总额逐年增长。2020年,北京市货物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0%,为4654.9亿元,与其他一线城市中的货物出口规模差距较大,处于最后一名。

图表13:2016-2020年北京市货物出口总额(单位:亿元)

图表14:2020年北京市V.S.其它一线城市的货物出口额(单位:亿元)

(2)2020年海淀区货物出口额全市TOP1,平谷区货物出口额增速最高

从已公布的区域数据上看,2020年海淀区货物出口额全市排名第一,为179.1亿美元,其次是朝阳区货物出口额均超过150亿美元、丰田区、东城区等地货物出口额均在50亿美元以下。另外,2020年仅有平谷、海淀区和延庆区的货物出口额实现正增长,其中平谷区货物出口额增速最高,高达36.5%。

图表15:2020年北京市分地区货物出口额(单位:亿美元,%)

注:1)截止2021年10月,西城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怀柔区、密云区均未公布具体出口数据,因此未纳入上述图表对比分析。

6、税收收入

(1)北京市税收收入位于全国第一梯队,仅次于上海市

北京市税收收入位于全国第一梯队,达到12805.9亿元,仅次于上海市的15964.9亿元,并且高于全国一线城市平均水平10680.5亿元。

图表16:2020年北京市V.S.一线城市税收收入(单位:亿元)

(2)2020年朝阳区税收收入最高,昌平区税收收入增速最高

分区域看,2020年朝阳区税收收入领先于其它区域,为474.03亿元。其次是海淀区、西城区,其税收收入分别为395.6亿元、389.19亿元。通州区和东城区2020年税收收入超过北京市各区税收收入平均值,分别为278.2亿元和154.15亿元。延庆区2020年税收收入最少,仅为13.99亿元。

从增速上看,昌平区和门头沟区区税收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增速均超过10%。房山区、东城区等地2020年税收收入出现下滑趋势,其中房山区税收收入降幅最大,降幅高达17.9%。

图表17:2020年北京市分区域税收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注:1)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均未公布2020年税收收入数据,在此根据2019年税收收入数据和2020年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平均增长率数据测算得到。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北京市数字经济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招股说明书撰写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院交流互动。

可行性研究报告
朱茜

本文作者信息

朱茜(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关注(16300687)赞(2309)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