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供应链金融行业发展概况与市场前景分析 产品受市场追捧【组图】
供应链金融产品受市场追捧
供应链金融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是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企业全球化扩张,许多大型企业为了寻求劳动力成本及原材料成本的最小化,纷纷进行全球性的企业外包,这就需要对全球性的企业网络进行管理,供应链的概念应运而生。
但是到20世纪末,全球性外包活动导致的运输成本高、时间长,部分节点带来的资金流瓶颈等问题抵消了全球化带来的低成本效益,因此各个企业开始寻求最佳的财务供应链管理模式,供应链金融随之兴起。
供应链金融是指在对供应链内部的交易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信贷模型,并引入核心企业、物流监管公司、资金流导引工具等新的风险控制变量,对供应链的不同节点提供封闭的授信支持及其他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与产业金融、物流金融有相似的地方,但也有很大区别。
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产业链的变化、竞争方式的转变、金融服务的变革等,其最初形式是反向保理。
反向保理实际上是一种由买方承诺付款的保理,从关注卖方订单和账单转为关注买方对应付账的确认。这样可直接了解应收账债务人资信,克服信息不对称。由于其中买方信用级别通常高于供应商的级别,加上买方主动参与信息透明,这可为中小供应商信用增级。
反向保理主要是在供应链各环节之间搭建融资框架的程序创新,其进一步发展则是在该框架中从事更多产品创新,银行付款责任(BPO)正是这种创新产品。BPO是一家银行在贸易双方预先确定的条件满足后,对另一家银行不可撤销的支付承诺,具有特征如下图所示。
总得来说,供应链金融起初主要被公司用作应对财务困境的手段。随着该模式优越性的体现,越来越多的公司将之作为供应链、物流及流动性主动管理的战略方法,各大银行则相继推动相关产品。
目前,全球近88%的大银行均有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具体包括花旗、美洲、大通、富国、德意志、桑坦德、汇丰、渣打、联合信贷、纽约梅隆等。不过银行间在服务方面差异较大,33%提供标准方案,11%提供定制方案。
从产品来看,反向保理虽仍是主要产品,但主要大银行已提供供应商、经销商融资,涵盖从装运前到经销的双向服务。
从商业模式看,全球供应链金融商业模式主要有三种,即物流企业主导模式、企业集团合作模式、商业银行服务模式。物流企业主导模式是物流企业在精确控制抵押物的基础上做出为出资人提供的融资服务,同时获得物流服务收入与金融服务收益的模式;企业集团合作模式是一方为促进销量而为对手集团提供融资租赁的融资服务,以增加订单收入与金融服务收入的模式;商业银行服务模式是商业银行以中小企业真实贸易为抵押,以开发中小企业客户和拓展金融服务业务的模式。
全球供应链金融行业前景广阔
受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影响,全球企业应收账款规模持续上升,回收周期不断延长,应收账款拖欠和坏账风险明显加大,企业周转资金紧张状况进一步加剧。假如用这些应收账款当作银行贷款的潜在抵押品加以充分利用,可以预见未来全球供应链金融发展市场潜力巨大。
与此同时,供应链金融未来的发展将伴随着互联网和IT技术的发展,即呈现更加开放化、可视化、透明化、自动化、信息共享化趋势,这对于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将起到显著推动作用。而供应链金融领域不断开拓创新金融产品,全球供应链金融行业也将随之进一步发展,未来前景广阔。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