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站行业市场规模与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市场集中度高【组图】
一、政策持续利好,充电桩建设规模迅速
我国的汽车保有量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而发展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对于能源、环保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则是电动汽车普及发展的必要保障。自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来,中央各部委积极落实政策执行,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引导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
政策的扶持及相关的财政补贴政策极大的促进了政府和企业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29.0万台,2018年11月较2018年10月公共类充电桩增加5086台。从2017年12月到2018年11月,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7083台,2018年11月同比增长41.5%。
充电桩可分为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和交直流一体充电桩。截至2018年11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29.0万台,其中交流充电桩18.1万台、直流充电桩10.8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0.05万台。
二、区域较为集中,前五省市占比超一半
从区域发展来看,充电设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态势密切相关,长三角、珠三角发展相对迅速;中部地区在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扶持下也呈现较好发展态势。截至2018年11月,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区域较为集中,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五省市建设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占比达56%。
在运营车辆发展迅速的区域,充电设施利用效率相对较高,且充电电量占据行业绝大部份,例如广州、山东以纯电动公交运营为主,山西以电动出租车辆为主。随着共享汽车、运营车辆的出现,部分公共充电设施站点出现排队充电、一桩难求的现象,总体看充电设施发展与应用处于不平衡状态。
三、运营商集中度高,特来电一家占比超4成
2015年以来,电动汽车的快速上量,特别是私人购车比重的增加和各地促进政策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充电设施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一些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科技公司、初创公司、以及社会资本的介入大大增强了产业活力,已形成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并存的产业格局。国有资本主要来自于国网、南网,其它的如特来电、星星充电、浙江万马等10余家企业不断开展充电建设运营服务,并在市场的机制下稳定运营。
运营商方面,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集中度高。截止到2018年11月,29.0万台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中,特来电运营12.0万台、国网运营5.7万台、星星充电运营5.2万台、上汽安悦运营1.4万台、中国普天运营1.4万台,这五家运营商占总量的88.5%,其余的运营商占总量的11.5%。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电动汽车充电站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