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翼驱动 国内卫星导航产业市场空间巨大

肖焕成

地理信息产业是以现代测绘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综合性产业。既包括GIS(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卫星定位与导航产业、航空航天遥感产业,也包括测绘业和地理信息技术的专业应用,还包括LBS(基于位置服务)、地理信息服务和各类新兴技术及其应用。

近年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产值快速提升。据统计,2009年以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产值每年保持将近25%以上增速。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导航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年产值由2009年的931.9亿元提升至3380亿元左右,企业数达2万多家,从业人员超过40万人。

截至目前,全国有200多所高校、20多所职业学校、200多个研究机构开展地理信息技术相关专业教育和研究工作。

图表1:2009-2014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市场规模图(单位:亿元,%)

图表1:2009-2014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市场规模图(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作为地理信息产业的一部分,2003-2013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产值从40亿元增长到约1040亿元,增长了20多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8.19%。2013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产值约为1040亿元,同比增长了28.4%。

图表2:2003-2013年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市场产值及增速图(单位:亿元,%)

图表2:2003-2013年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市场产值及增速图(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作为新兴高科技行业,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市场起步较晚,2000年后,伴随着GPS系统从军用转入民用并在全球市场的开放才迅速发展起来。目前,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市场以消费应用为基础,专业市场应用领域正在逐步扩展和深入,市场规模不断膨胀。

2009年中国卫星导航应用市场产值586.6亿元,其中专业应用占17%;消费应用市场占83%。前瞻分析认为,近几年我国消费应用市场发展迅速,2013年中国卫星导航应用市场产值在1000亿元左右。

2013年以来,在大众应用市场中,随着智能手机销量的快速增长,带导航功能的终端用户数量激增,但对产业总体销售额贡献不大;同时受智能手机替代效应的影响,PND终端销量明显下降,但与之相关的位置服务市场成长迅速;汽车前装、后装用户及终端数量保持稳定增长。行业应用市场增长明显,伴随北斗系统正式运行、ICD2.0文件公布和国家一系列政策或专项的出台,2012年受到抑制的需求和2013年的新增需求一并得到释放。2014年以来随着军队持续提升现代化装备建设水平、军事信息化水平,在北斗系统正式运行的大背景下,特殊市场(军用、警用、应急等)正迸发出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

  相关推荐
导航设备行业报告

最新行业动态,解密市场盈利点,把握行业竞争主动权 详细>>

   导航设备行业发展趋势浅析
   腾讯投资四图维新 强强联合布局导航电子
   中兴推出首款北斗导航手机 北斗导航不再
可行性研究报告
肖成

本文作者信息

肖成(前瞻产业研究员、 分析师)

关注(745237)赞(178)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