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期货行业盈利模式拓展的必要性

刘丽

一、现状

自1990年10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业并引入期货交易机制以来,我国期货市场已历经2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期货市场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初步形成阶段、清理整顿阶段、规范发展阶段和金融期货阶段。

但与国外成熟期货公司相比,我国期货公司盈利模式比较单一,目前主要的业务还是以经纪代理为主,手续费收入是期货公司主要收入来源,而国外的期货公司则经营范围更为广阔,具有经纪、资产管理、自营和融资等各项业务职能,盈利渠道多元化。

图表1:期货公司盈利模式结构图

期货公司盈利模式结构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期货行业商业模式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内容显示,国内期货公司营业利润主要由四方面构成:经纪业务利润(手续费收入减营业费用)、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减其他业务支出)、利息收支(财务费用)、投资收益。2007-2013年,我国期货公司经纪手续费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一直在60%以上,最高达到了93.80%。2013年期货行业手续费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67.11%;净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近年来有一定的提升,2013年达到了19.27%。

图表2:2007-2013年期货公司手续费收入变化及占比情况(单位:亿元,%)

2007-2013年期货公司手续费收入变化及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图表3:2007-2013年期货公司净利润变化及占比情况(单位:亿元,%)

2007-2013年期货公司净利润变化及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3年,在156家期货公司中,共有125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达到了80.13%,其中有3家公司净资产收益率(ROE)超过了15%,净资产收益率最高达到了16.75%。其中,共有31家公司发生了亏损,其中净资产收益率最低为-34.41%。整体来看,期货行业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图表4:2011-2013年期货公司ROE区间分布统计情况(单位:家)

期货公司ROE区间分布统计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业务创新是盈利模式拓展主要途径

目前我国期货公司盈利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利润来源单一化、同质化竞争严重、附加值较低和产品差异化程度较小。随着期货市场的发展,期货公司经营模式将由传统佣金收费兼推崇营销的经营模式,转变为佣金加上增值服务收费的多元化收费模式。投资咨询业务的推出,期货公司无形中通过内部制度、运营机构体系的建设,将会使手续费恶性竞争状况得到一定遏制。

此外,金融改革为期货公司实现从纯粹的交易通道中介向衍生品金融服务机构的转型提供了机遇。在管理层放松管制的推动下,境外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和商品交易顾问(CTA)等三大创新业务已开始逐步试点。

在2012年4月底召开的"第六届中国期货分析师大会"上,证监会相关负责人透露正在积极研究期货公司开展仓单质押融资、代理发行基金等业务,期货公司的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展。未来3-5年内,随着新业务的成熟,其对期货行业业绩贡献度将提升至于30%以上,期货公司的定位将彻底转变。

图表5:期货公司市场定位转变

期货公司市场定位转变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未来国内期货公司的收入组成部分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内期货经纪业务收入、境外期货经纪业务收入、期货公司作为风险管理顾问并提高专业信息服务所带来的收入、下设子公司-期货投资基金(CTA)的营业收入,以及期货公司销售创新性产品的收入。

可行性研究报告
刘丽

本文作者信息

刘丽(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关注(305685)赞(352)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