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怕是“纸老虎”

吴修乾

 最近几年,伴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扩大,二手车市场也风生水起。无论是在交易规模还是增长速度方面,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二手车市场竞争与企业竞争策略分析报告研究显示:2013年,全国二手车交易额2916.49亿元,交易量也已经突破500万辆。

图表1:2005-2013年中国二手车市场交易数量分析(单位:万辆,%)

二手车交易量

注:图中数据为二手机动车交易量,其中二手汽车占比逐年提升,2013年约为0.96%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05-2013年,我国二手车交易量占保有量的比重呈现波动性,2005-2007年呈上升趋势,2008-2013年,呈下降趋势。2013年的比重为3.79%。

图表2:2005-2013年中国二手车占保有量比重趋势图(单位:%)

二手车占比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但是,由于我国二手车市场起步晚,法律法规相对落后,整个市场呈现混乱的状态。前瞻网二手车研究报告分析认为,我国二手车市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市场发展时间较短,行业规范不完善,结构单一

相比发达国家成熟的二手车市场,我国二手车市场发展时间较短,行业规范不完善,结构单一,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消费者对购买二手车往往心存疑虑。一直以来,中国二手车仅停留在集贸市场“摆地摊”式的交易阶段,而黄牛制度的不规范性、交易渠道的不透明性及买卖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私下流转中加价出售严重。二手车行业鱼龙混杂,企业实力也不一,没有形成有序竞争,整个水平、层次都比较低。

(二)二手车市场信息不透明、不对称

在二手车市场,消费者处于被动地位。一方面,消费者缺乏汽车方面的专业知识,无法从专业的角度对产品进行分析。而经营主体在汽车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交易双方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另一方面,消费者处于分散状态,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从而导致缺乏讨价还价的能力。因此,许多经营主体利用上述优势,故意隐瞒车况、修改行车里程等,更有甚者把浸水车以次充好卖给消费者,引起消费者对经营主体的极度不信任。

(三)市场缺乏对车况第三方认证和评估机构

关于第三方评估机构,它是脱离开买卖双方的独立存在,为消费者买买二手车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而它的普遍化,是为了解除目前二手车交易市场、二手车经纪公司、4S店、甚至修理厂中存在的评估不规范、不专业、不透明的现象,让二手车评估标准变得较为统一,管理更为规范,让消费者更放心。

我国二手车市场的特点之一就是:市场经营主体同时经营购车、销售、评估等多种业务,缺乏专业化经营的公司。特别是在二手车评估方面,为了自己的利益,欺骗消费者,为二手车提供一个较高的评估价值。而第三方认证和评估机构的缺失,就会降低评估结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四)市场诚信度低,售后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与4S店相比,我国二手车市场售后服务水平极低,甚至没有售后服务。目前大多数经营主体规模小,没有售后服务的能力,大多都遵循“车子出门不负责”的规则。

为了规范行业的发展,早在2012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受国家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委托起草了国家标准《二手车鉴定评估规范(征求意见稿)》,但一直没有正式实施。

今年6月1日,期盼已久的《二手车鉴定评估规范》将正式实施。从规范的内容看,为二手车市场提供了一个统一的鉴定规范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行业规范化的发展。但是该规范并不是强制实施,只是参照执行。因此,前瞻网二手车研究场报告分析认为,作为交易市场的强势群体,为了自己的利益,二手车商很难去按照规范的要求实施。该规范对于整个行业缺少约束力,实施效果恐难乐观。 

可行性研究报告
吴修乾

本文作者信息

吴修乾(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关注(264265)赞(96)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