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再考验新《旅游法》 消费者谨防黑导游与黑景点

 近几年,随着我国居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外出旅行的人数也爆发式增长。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研究显示:在旅游人数方面,2005-2013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逐年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17%。2013年,国内旅游人数为32.6亿人次,同比增长10.25%。在旅游消费方面,2005-2013年,我国国内旅游花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2.20%。2013年,我国国内旅游花费为26276亿元,同比增长15.72%。

前瞻网旅游行业报告分析认为,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社会需求,在法律法规、经营模式、服务水平等方面还十分不成熟,导致强买强卖、欺骗消费者的事情时有发生。以2012年为例,全国各级旅游质监执法机构受理旅游投诉11875件,比上年增加815件,同比上升7.36%。在立案调查的10513个案件中,国内游投诉8555件,占总数的81.38%,比上年增加110件,同比上升1.30%。其中,投诉旅行社5801件,占投诉总数的55.18%;投诉景点2190件,占投诉总数的20.83%;投诉饭店941件,占投诉总数的8.95%;投诉购物333件,占投诉总数的3.17%。

作为消费者,一方面外出旅行为的是开心、放松,不想因为意外的事情影响心情;另外一方面,以旅游景点、旅行社为代表的服务群体钻法律的空子,消费者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所以很多情况下,消费者只能哑巴吃黄连。

2013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正式实施,对于规范旅游市场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虽然一些不法行为得到了抑制,但整个市场存在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以旅游景点、旅行社为代表的服务群体仍然在寻找法律的漏洞,甚至有些旅游景点、旅行社以及导游无视法律的存在,仍然我行我素。如2014年年初,丽江黑导游辱爆粗口,骂游客。在三亚,消费者参加海上游天涯时,被驾驶员强行每人多收200元后才得以下船。虽然事后都得到了惩罚,但也看出了地方相关部门的相互推诿、逃避与荒唐的借口。

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国家旅游局发布做好旺季市场服务组织和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重点检查无证旅行社和导游。经历了2013年十一黄金周的新《旅游法》,已经受到了一次严峻的考验,能否再次经受五一假期的考验,还是个未知数。

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对于旅游市场的不法行为,相关执法部门应当严格执法,在出现问题时要勇敢的面对而不是逃避与借口。而作为消费者,我们也应当严格遵守法律与道德的底线,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贪小便宜,谨防黑导游与黑景点。

可行性研究报告
吴修乾

本文作者信息

吴修乾(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关注(264309)赞(96)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