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异常引入商业保险补偿机制 不治标也不治本
2014年4月10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议举行。按照会议精神,今年北京市将探索建立第三方接种率调查评估工作模式,探索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中全程引入商业保险补偿机制,开展商业化(保险)试点工作。
对于将疫苗接种异常引入商业保险补偿机制,笔者认为对于降低由于疫苗接种带来的异常反应事故毫无建树,仅是对不幸家庭的一点金钱上的补偿。但是,即便如此,北京市的这种做法也值得肯定,因为就目前来说,疫苗接种出现异常反应是不可避免的,但其经济效益确实显著的,因噎废食明显是不可取的。正如卫计委疾控处处长谢辉所说,不能为了百万分之一的极低的概率,去推翻整个免疫接种体系。
前瞻产业研究院公布的《2014-2018年中国疫苗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01-2010年,全球与疫苗可预防疾病有关的病例、住院治疗、死亡与护理费用,均出现大幅度下降。随着一系列新疫苗(如轮状病毒疫苗、四价脑膜炎结合疫苗、带状疱疹疫苗、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人类乳头瘤病毒疫苗以及成人和儿童破伤风、白喉与百日咳疫苗等)的陆续推出,美国免疫计划覆盖的疾病扩大到17种。最近的经济分析显示,目前免疫计划覆盖的美国出生人群,减少约42000例死亡和2000万病例,直接节约净费用近140亿美元,节约全部社会成本690亿美元。
美国CDC提供的数据还表明:部分疾病治疗与接种疫苗招股说明书与发行公告费用之比高达27倍,显示疫苗有利于节约大量治疗费用。
图表1:美国部分疫苗接种的费用-效益分析
注:节约费用包括直接和间接效益(避免工作损失、残疾和死亡)
资料来源:美国CDC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国内,王肖青等人在《疾病控制杂志》发表的文献显示:安徽萧县实施计划免疫后20年总投资费用326.20万元,20年来,白喉、百日咳、麻疹、脊髓灰质炎4种传染病减少发病157352例,减少死亡1105例,节约费用9050.25万元,费用-效益比值(CBR)为1:27.74,即投资1元钱,可得到27.74元的效益。在4种传染病中,费用效益比值较高的为百日咳、麻疹分别为1∶118.83和1∶55.88;较低的为脊髓灰质炎为1∶2.45。
笔者认为,将疫苗接种异常引入商业保险补偿机制值得肯定,但相关部门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将疫苗接种异常反应概率进一步降低?相对于人命,对于其亲人说,再多的补偿款也弥补其所受的伤害。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