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卡壳“最后一公里” 企业探索三大配送模式

 2013年,我国快递市场保持快速发展。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快递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05-2013年,我国快递业务总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4.34%,业务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14%。2013年,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总量为91.87亿件,同比增长61.58%,收入为1441.7亿元,同比增长36.62%。业务量与业务收入均为近几年最高增速。

末端投递服务水平低,制约行业发展

但在快递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也面临着多种问题。特别是在末端投递方面,“最后一公里”已经成为制约快递行业发展的瓶颈。一方面是由城市新型综合办公区的出现,个性化需求旺盛,对快递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我国快递行业发展水平较低,网点布局不合理,快递服务与消费需求不能有效的衔接。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对快递企业而言,快递末端投递存在如下问题:(1)快递主要利润来源还是前端个性化配送,快递末端服务业务基本处于亏损状态;(2)快递货车进城层层受阻,市内堵车也常常发生;(3)人才供给不足,快递企业缺少专业性的终端配送快递员;(4)末端网点重复建设,导致末端环节各类运营成本浪费高;(5)一些社区、学校、机关没有快件集散的场地,快递员进门送货难。

对消费者而言,末端投递服务还远不能达到消费要求:(1)配送人员服务态度恶劣,与消费者经常产生摩擦;(2)服务不标准,先签收后验货是快递配送环节的潜规则;(3)不按要求配送,即便快递企业为客户提供自选配送时间,如周末、晚间配送,但配送人员只是按照自己的时间与节奏配送;(4)对配送物品乱扔乱放,导致物品毁损现象时有发生,却与电商企业互相推诿;(5)无视法律,泄露客户信息。

企业探索三种配送模式,提升末端投递水平

2013年2月,交通运输部等七部门公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配送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提出:“鼓励快递企业建设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快件配送体系,探索‘仓储一体化’等新型配送模式,提升电子商务配送水平”。2013年11月,国家邮政局公布《关于提升快递末端投递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提出:“引导企业加强自身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开展第三方合作模式创新;积极探索和推广智能投递”。

前瞻快递行业报告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快递企业探索的配送模式主要有三种:仓配一体模式、第三方合作模式和智能快递模式。

1、仓配一体模式

仓配一体模式旨在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仓储配送服务。仓储与配送作为电子商务末端的服务,主要是解决卖家货物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包装)和组织对客户的送货。以降低运输成本、减少销售机会的损失、提升客户购买体验为目的。

由于仓储需要大面积场地与专业化操作,配送又需要全面的网络覆盖与大量运输工具,因此仓配一体模式对企业的整体实力具有较高的要求。目前,在我国快递市场只有几家大型的快递企业探索这种模式。

顺丰速运有限公司主要提供服装行业与手机行业仓配一体解决方案。圆通目前已在全国12个城市建设了仓配一体化服务,但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申通快递有限公司2013年1月开通仓储业务提供仓配一体化服务,主要服务对象为包括电子商务中平台类企业、平台内运营商家、独立B2C等。2013年3月1日又启动“申通易物流”项目,已拥有上海家化、宝洁、德国双立人、多美滋等十多家电商品牌客户。

2、第三方合作模式

第三方合作模式主要是指快递企业与连锁商业机构、便民服务设施、社区服务组织、机关学校管理部门以及专业第三方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投递服务合作。第三方合作模式还催生了第三方代收货公司的出现,如深圳猫屋电子商务便民服务有限公司以及收货宝网。

对快递企业而言,第三方合作模式的投资少,容易操作,也是许多快递企业最为青睐的模式,但需要企业制定完善的合作方案。第三方合作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与与社区、物业合作。如韵达速递与物业合作在全国推出400个社区便民服务点;圆通速递和上海万科30家小区物业合作,设立“物业快递代办点”。

第二是与商场、超市、便利店合作。如顺丰速运与苏果超市合作在南京开展快递业务;四川邮政EMS与红旗连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京东商城与WOWO便利店合作开设包裹自提点。

第三是与学校合作。2013年12月,山东济宁首家校园“快递超市”投入运营;2013年1月,天津市内部分高校开始与快递公司签署协议,保障学校快件的顺利配送。

3、智能快递模式

智能快递投递箱是一个基于物联网的,能够将物品(快件)进行识别、暂存、监控和管理的设备。与PC服务器一起构成智能快递投递箱系统,PC服务器能够对本系统的各个快递投递箱进行统一化管理,并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处理。

一般流程是快递员将快件送达指定地点后,只需将其存入快递投递箱,系统便自动为用户发送一条短信,包括取件地址和验证码,用户在方便的时间到达该终端前输入验证码即可取出快件。

目前,智能快递投递箱仍然处在探索阶段,还缺少法律法规环境的支撑。但是,这种模式也是国家相关部门着重推广的一种模式,国家邮政局拟推行智能快递投递箱的相关标准。

智能快递投递箱的建设方面,呈现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的局面。2014年2月,杭州市宣布将在主城区建立800个“E邮柜”公共服务站点,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2013年6月,京东在北京、沈阳两地投放自提柜业务,韵达速递在主要在上海高校校园和社区设立自助快递站。

要解决末端投递的问题,除了在配送模式的探索外,快递企业还应加强自身水平的建设。从网点、员工培训、信息化水平三个方面进行投资,一方面,快递企业要合理布局配送服务网点,提高网点覆盖率;二是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三是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以保证企业与客户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

可行性研究报告
吴修乾

本文作者信息

吴修乾(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关注(264287)赞(96)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