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配保安为哪般?

近期出台的《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能否有效解决医疗纠纷,保障“白衣天使”的权益,目前还不得而知。但从大多数网友和群众的反映来看,普遍对《意见》持怀疑态度。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共发生恶性伤医案例11起,造成35人伤亡,其中死亡7人受伤28人(患者及陪护人员11名、医护人员16名、保安1名)。而据前瞻网估算,我国每年因医疗诈骗、医生和护士不负责任、医生延误诊治、漏诊误诊、过度医疗、劣质药品和器械等原因导致的死亡人数,保守估计在20万以上,其中还不包括部分被医院拒绝治疗而死亡的病人。从数据分析,更应该被保护的似乎是病人而非医生,这一政策似乎有本末倒置之嫌。

事实上,社会对维护医生的正当合理权益并不排斥,且普遍持支持态度,从哈尔滨“医闹”事件后普通民众的反映可窥其一二。但在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背景下,在医疗事故频发且相关责任人和医院得不到有效惩处的情况下,处于强势地位的医生得到了政府更多的庇护,而处于弱势的普通老百姓相关权益却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不能不引起民众的激烈反应。

目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居民与医疗机构打交道的机会也增多,也促进了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发展。根据前瞻《中国医疗机构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医疗机构行业的收入和利润水平在不断提升。

图表:2006-2011年中国医疗机构收入和利润规模(单位:亿元,%)

图表:2006-2011年中国医疗机构收入和利润规模(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好的政策不仅能解决存在的社会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而每20张病床配1保安,能否缓解医患矛盾,解决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时间证明。倘若政府不能有效改善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提升医生职业能力,强化医生职业道德,增强病人对医院和医生信任度。在病患者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的情况下,在多的保安也难保“落入凡间的天使”。

可行性研究报告
胡锋

本文作者信息

胡锋(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

关注(220917)赞(123)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