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电视节目低俗化刻不容缓

近期,江苏教育电视台竞猜节目《棒棒棒》被广电总局责令停播,因为其擅自改变频道定位,违规制作播出低俗娱乐节目,邀请的嘉宾干露露母女在节目录制中放泼撒野、大曝粗口,给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

如今以“性”为看点渲染两性话题、以残忍为噱头放大人性之恶、以恶搞为笑料颠覆传统文化、以窥探为资本暴露个人隐私是当前电视节目低俗化的主要表现。电视节目低俗化的恶性竞争,既不利于电视业的健康发展,又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遏制电视节目低俗化刻不容缓。

1、正面案例分析:《天天向上》

下面以《天天向上》这档湖南卫视的娱乐脱口秀电视节目为研究个案,分析该节目是如何防止内容低俗化。

(1)整合中华文化资源,实现礼仪文化的娱乐化表达

电视与其他媒体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在于“门槛低”,因此如何将节目制作得更为通俗,将内涵深厚的礼仪文化以通俗、娱乐的表现形式传递给观众,这需要创新节目模式。从近年来国外电视节目模式的创新当中也发现了这样的趋势:以娱乐的、时尚的方式来传播原本属于社教节目的内容,往往收视效果更佳。在国内,《天天向上》节目将传统礼仪文化加以娱乐化的传播,这一创新无疑具有先导价值。

(2)整合社会文化资源,通过节目的社会服务内涵提升娱乐节目的品位

不少娱乐节目往往是为娱乐而娱乐,为搞笑而搞笑。包括著名的台湾娱乐综艺脱口秀节目《康熙来了》,论娱乐、搞笑、幽默,几乎无人能出其右,但是节目专以揭明星隐私绯闻,制造粉色话题为旨趣,一向被批评为肤浅、媚俗的代名词。而《天天向上》节目,用娱乐综艺脱口秀节目的各种娱乐形式传播的是具有深刻底蕴的千年礼仪文化,提升了娱乐节目的品位,深化而来娱乐节目的社会内涵。

(3)整合多类节目形态,融合“国际”、“时尚”、“实用”等元素,形成复合型节目形态

《天天向上》融合了多样的表现形式,形成了复合型的节目形态。创新节目环节将现场访谈和搞笑的娱乐表演结合,包含了舞蹈、访谈、情景戏等多种综艺娱乐节目的手段。《天天向上》不断丰富节目的内容,配合礼仪主题,融入国际化元素,节目所请嘉宾来自世界各地,其职业涉足各类不同行业,通过所邀请嘉宾秀各自的职业礼仪、职场文化,节目从中国礼仪拓展到了世界礼仪,从生活礼仪拓展到了职场礼仪等多个内容层面;还通过展示各类型职业内涵的礼仪文化,为观众提供了生动的职场指导等实用信息。

2、电视节目未来发展趋势

(1)内涵化:从单纯的娱乐走向具有文化内涵和品质内涵的娱乐

有人说“没有传播的文化是死文化,没有文化的传播是死传播”。近年来可以看到一些创新的娱乐节目正越来越注重内涵的挖掘,大打区域文化品牌,寻找娱乐背后的文化支撑和价值支撑,这是值得肯定的。包括很多电视频道从境外引入的最新电视节目模式,这些外来的经更应该结合本土主流文化,结合本土社会发展的主导价值观进行改版。否则,没有本土文化土壤的支撑,就很可能水土不服,老百姓不买账。

《天天向上》用礼仪文化提升娱乐品位;《爱唱才会赢》用公益理念升华节目的人文品格;《世说新语》借助网络新词传播新锐文化潮流。诸多节目在创意策划阶段,就将眼光瞄准了文化这一博大精深的素材资源上,围绕文化做文章,围绕主流社会价值观提升节目品位。

(2)复合型:从同质化竞争走向差异化竞争,从单一形态模式走向复合的节目形态模式

节目模式的创新其立足点在于不断突破类型的框架,以节目风格样式的个性,特色取胜,从而形成新的节目形态。创新节目要的就是创意,不雷同、不重复已有的创意,就必须另辟新径。

自打《我爱记歌词》开了国内平民互动参与类节目的先河后,后面追随者甚多,但是也可以注意到,有几档节目的差异化竞争策略还是很成功的。《挑战麦克风》比拼的是“音准”;《爱唱才会赢》比拼爱心;《我是大评委》则成功地逆向思维,比拼评委;《世说新语》则干脆抛弃了歌词、音准、评委等现有元素的比赛,比拼“网络新词热词”,又开出一番新的天地。

(3)青春化:娱乐节目的创新还要不断结合流行,结合时尚,结合新兴多媒体,结合年轻观众

纵观当下创新的各类综艺娱乐节目,不难发现它们越来越成为时尚消耗品,热点转换快速,节目改版频繁。可以得出的启示是综艺娱乐节目的创新要锁定时尚、锁定年轻、锁定流行。究其原因在于,综艺娱乐节目是当下电视媒体打造文化娱乐产业链的主要产品,而这一产业链条的核心竞争元素则是“流行时尚”。

(4)主体性:观众不再是一般的参与节目、参与互动,而且越来越成为节目当中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的主体

最能体现这一趋势就是近年来集中出现的一大批平民参与类节目。普通观众从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到行动起来跑到电视里面参演节目,乃至成为节目的主题。

可行性研究报告
罗娟

本文作者信息

罗娟(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关注(1463246)赞(851)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