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担事件”警示录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担保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紧张压力以及融资难等问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解决自身融资难的问题,也计划设立或投资担保公司。

随着我国担保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存在的问题也逐渐被暴露了出来。其中于2011年年末及2012年年初分别在河南省及北京市发生的担保行业挤兑潮及“中担事件”无疑不暴露出了我国担保行业存在的风险。

2012年龙年春节前夕,随着银行贷款陆续到期,债权企业发现北京市中担投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简称:中担担保)公司无法正常归还自己的“借款”。随后事态不断升级,截至2012年2月1日卷入中担担保的债权企业数量有294家,债权金额约为13亿元。

中担担保对其担保业务收取的担保费率一般为2.5%左右,并没有满足担保费的收入。于是,中担担保以客户抵押物不足为理由,同时以高利息为诱饵,对企业的贷款以“借款”或“理财”名义进行“截留”,截留的比例一般在贷款总额的30%-50%之间。同时,中担担保“截留贷款”的同时会承诺给企业一个固定的收益率,一般年利率通常在12%-18%。至于中担担保将这些贷款去做了什么,债权企业并不知情。

在“截留贷款”的过程中,为规避银监会对定银行新增贷款受托支付的比重要达到80%的要求,中担担保旗下成立多家“壳公司”,通过这些“壳公司”为掩护,使其一次又一次顺利完成贷款“截留”。疯狂地截留,最终也导致了中担担保资金链的崩溃。

“中担事件”事发已过去数月,但银行、担保公司和企业之间的纠纷仍未协调成功。在部分银行看来,“中担事件”暴露出的风险已蔓延到了所有民营担保公司,银行纷纷选择暂停与民营担保公司的合作。“中担事件”引爆了行业内的种种问题,同时也对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考验。

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说,暂停与民营担保公司合作的并不是少数几家银行,多数银行都有对合作的担忧。银行在没有新的规避风险方案出来之前,可能会对与民营担保公司的合作非常谨慎甚至暂停双方合作。但如果未来出台一些新的办法,合作将会继续。

目前,在工行首先拒绝与民营担保公司合作之后,国有大行拒绝合作的态度很明确。即使一直依靠担保公司拓展客户的一家股份制银行,现在也暂停与担保公司合作。据农行透露,目前该行与民营担保公司的合作呈收紧状态,目前几乎只收不贷,建行也透露了同样的答复。

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金融行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中担”事件的爆发绝非该担保公司一方的原因,而是涉及到由政策到企业的各个环节,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集中在于其自身的恶性膨胀,加上民间借贷危机、银行的某些不合理政策、担保行业的非法挪用、借贷企业的违规操作等无数风险形成巨大合力,最终导致了公司的资金链断裂。

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金融行业研究小组认为,“中担事件”事件背后,折射出的不仅仅是担保行业不规范的弊端,更是中小企业生存的困境。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大背景下,银担企利益链破裂受伤最重的无疑是这个利益链条最末端的中小企业。

近年来,中小企业借贷难的现状,催生了担保行业的兴起。可以说,银行、担保公司、企业就是一个完整的“食物链”,任何环节出问题都会牵连整个链条。当担保公司违规操作,导致三者之间形成恶性融资之后,最后买单的只能是中小企业。

目前,政府及监管机构对担保行业进行规范已经势在必行,银行也必须加大后期监管力度,担保行业更需加强自律,从而切实避免“中担事件”再度上演,确保“银行-担保公司-企业”利益链条的有效、可持续发展。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