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生物医药外包发展趋势前瞻

从现阶段我国医药外包发展来看,目前,中国的CRO产业现状与美国20世纪末的情况颇为相似,随着新药研发的相关法规政策的日趋完善、医药卫生体制的全面改革,以及外资研发机构的纷纷进驻等因素,中国CRO取得了蓬勃发展。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公布的《2013-2017年中国生物医药外包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目前在国内开展生物医药研发服务业务的各类机构有400余家,主要集中在京、沪两地,其中北京地区就有近百家CRO机构,但是由于国内企业的规模都相对较小,且业务单一,国内CRO市场主要是由国际跨国企业占据,仅有泰格医药、凯维斯(2011年被收购)等少数几家企业凭借着一定的技术力量和成本优势,在临床CRO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国内大多数CRO企业竞争力较弱。

图表1:国内临床CRO竞争格局

国内临床CRO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另外,从国内目前CRO企业客户来看,主要是以开拓国内市场的跨国企业为主,以目前国内临床CRO龙头泰格医药为例,国外医药公司占到其收入的80%,主要客户有阿斯利康、默沙东等。主要是由于国内药企仍主要以仿制药研发为主,而仿制药研发只需要做生物等效性试验,不需要临床试验,一般多数企业可以自行完成。

综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2014年生物医药外包行业将呈如下发展趋势:

1、国内市场规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增速保持在20%以上

前瞻生物医药外包行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医药外包市场规模约为30亿元,2012年上升至158亿元,预计2014年的销售规模有望达到230亿元,除了国际医药产业转移带来的利好之外,国内医药企业对于新药研发创新投入的不断加大也是主要的推动因素。

2、兼并重组仍是CRO企业业务拓展的主要途径

目前国内CRO企业数量较多,规模都相对较小,业务较为单一,市场集中度不高,而随着跨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看好,兼并重组仍将是其进入中国市场的最好途径。对于国内龙头企业来说,兼并重组对于完善产业链也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世界第三大CRO公司PPD通过对保诺和依格斯的收购一方面快速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也完成了在国内CRO链条的整合,成为全产业链服务的CRO公司。同样,药明康德等国内的CRO优势企业也采用类似的方式完善业务链条,提升自身竞争力。

3、国内企业的国际化路线

虽然目前国内药企的研发投入在不断加大,但是整体市场规模仍较小,国内CRO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需要走国际化路线。虽然目前和跨国企业相比研发技术竞争力仍较弱,但是凭借着价格优势,仍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泰格医药在其发展规划中就提出了3年内将业务拓展到亚太地区,5年内拓展到全球的战略布局。

可行性研究报告
李佩娟

本文作者信息

李佩娟(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关注(11795428)赞(259)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