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内电影票房高开低走 IP电影不尽人意

小乔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电影高歌猛进,眼看着快赶上北美票房、银幕数也跃居全球第一了,但2016年,它却毫无预兆地放缓了脚步。据前瞻数据库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电影票房收入为457.12亿元,同比仅上涨3.73%。这不仅成为近十余年电影市场增速最低的一年,更是建立在银幕数量同比大增超过三成的背景之下。这也意味着,中国电影市场单张银幕贡献的票房产出实际上大幅下降了20%左右。

以下为2007年—2016年来国内电影票房收入统计:

国内电影票房收入(亿元)

  国内电影票房收入(亿元)  
时间 年度累计 同比增长率(%)
2016年 457.12 3.73
2015年 440.69 48.69
2014年 296.39 36.15
2013年 217.69 27.51
2012年 170.73 30.18
2011年 131.15 28.93
2010年 101.72 63.91
2009年 62.06 42.96
2008年 43.41 30.48
2007年 33.27 27.86

2016年的电影票房整体呈现出虎头蛇尾,增速全面放缓的景象。1月,单月票房从2015年1月的26亿一下子猛增到38亿;2月《美人鱼》上映,当月票房飙升至68.8亿,同比增幅将近70%。3月,跌入低潮。截止2016年6月30日,中国内地院线累计票房达到245.82亿,环比增长21.41%。然而到了下半年,各项数据均未能延续了上半年爆炸式的增长态势。7、8月,暑期档同比硬生生缩水10亿;10、11月,国庆档接连爆发危机,这两个月虽有各类好莱坞大片来袭,但是由于排片密集,票房远不如预期;12月,张艺谋《长城》、王家卫《摆渡人》、成龙《铁道飞虎》等三部大片的票房未显现爆棚之势。

2016年的中国电影,呈现出鲜明的变化,曾被高喊的IP、明星效应衰退,青春爱情题材疲软乏力,观众的成长,使得他们对影片的挑剔度越来越高,明白自己想看什么,喜欢看什么,简单刷脸、蹭IP的无诚意之作已经无法继续赢得观众芳心,市场向理性回归,泡沫逐渐破灭。电影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将在于包括票房、版权、衍生品等方面的综合性收益,也在于人才的培养和工业体系的建设,而这才是衡量一个产业是否发展成熟的标准。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前瞻产业研究院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前瞻产业研究院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