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市场迅速升温 可穿戴设备行业重新焕发新机遇

杨旭文

中国可穿戴行业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发展态势整体向好,但仍处于概念火热、市场反应冷淡的阶段,存在产业链脱节,未能形成闭环的问题。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上游零组件厂商反响积极,包括芯片设计、小尺寸面板、射频技术、传感器等各厂商,纷纷推出专门针对可穿戴设备的解决方案。而下游品牌开发商大多是创业型小企业,对方案厂商的依附程度较高,自身缺乏研发与技术支持。因此下游开发商的需求与上游厂商提供的解决方案难以匹配, 导致产业链断裂,从而影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智能化浪潮的到来,智能可穿戴设备也在飞速发展着。其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从最初的智能手机演变成现在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跑鞋等等。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可穿戴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1.33亿只,同比增长29%;市场规模达208亿美元,同比增长30%。预计智能可穿戴设备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快速发展,到2021年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达2.82亿只,未来四年复合增速达21%;市场规模达462亿美元,未来4年复合增速达22%。

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及增长情况

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及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出货量达5370万台,同比增长30%, 成为全球第一,占全球出货总量的40%;市场规模达到53亿美元,同比增长33%。2017年中国市场可穿戴产品ASP(平均售价)仅为98.7美元,同期美国市场ASP达到210.4美元。2017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产值将超过26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2年我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达607亿元左右。

中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及增长情况(百万台)

中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及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未来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仍将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伴随着下游行业技术的飞跃,应用在企业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在面临更高技术含量、更高附加值挑战的同时,也孕育着增长空间,将为高端智能可穿戴设备生产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

一是大数据服务逐步成熟,尤其是健康大数据服务。由穿戴设备市场产品可知,健康监测类的设备占据了主流地位。这一现象直接将带来海量的健康数据,而随着大数据和云服务技术的发展,利用这些数据的产品会在运动、健康、医学等市场有广泛的应用。

二是人机交互是未来的重点突破方向。现有的产品还是通过设备或手机进行触摸交互,未来的发展重点是实现人机无缝连接,在体感交互、语音交互、眼球追踪交互、触觉交互等方面取得创新突破。

三是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范畴已经远远超出了智能手表、手环。在Shoes类及其他衣物类的智能可穿戴装备领域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有报道称,耐克在自己的服装里嵌入纳米技术的传感器,而且利用 3D打印技术,人们很快也能打印出自己专属的智能T恤。

四是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将更加个性化、更加便捷。未来的可穿戴设备真正将人作为大数据的入口,人体在智能化设备的帮助下能够更好地获取和利用信息。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