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认证服务业发展前景展望 集中化成为必然趋势
目前,互联网中构建可信网络空间的需求日益迫切。身份盗用、交易诈骗、网络钓鱼等各种安全事件频发,与蓬勃发展的网络应用矛盾日益突出。据统计,我国有近1.28亿互联网用户遭遇过上述安全事件影响,初步估计损失超过150亿元,严重打击网络用户的信心,阻碍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
构建可信网络空间的呼声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迫切。电子认证服务通过保障网络身份真实、网络行为可溯和数据电文可靠,为维护权益、追究责任、履行义务提供法律保障和技术支持,是构建可信网络空间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与快速发展,电子认证服务对构建可信网络空间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社保、医疗、保险等诸多公共服务领域将逐步深化电子认证的应用,电子病历、电子保单等更多业务将得到广泛开展。随着社会对电子认证服务的认可程度进一步提高,网络购物用户数量将迅速增长,网上交易活动开展更为频繁,在线招投标、电子合同签署与电子订购等业务将蓬勃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传统电子商务逐步向移动电子商务转变,手机支付的应用使得商务交易更加便捷,身份认证、授权管理和责任认定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云计算等新模式的产生使得云端数据的安全存储、访问授权、隐私保护问题逐渐凸显,为电子认证服务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物联网、三网融合等新技术新业务的出现势必为电子认证服务的应用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电子认证服务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线性回归方法预测,2020年,中国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80亿元左右,其中2015年的市场规模高于“十二五”规划规模。
2017-2022年我国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电子认证业务的发展将走向集中化、商业化和国际化。
首先是集中化,国家通过出台相关法律和行业规范,制定行业的服务标准和从业资质,为合格的电子认证机构授予资质许可,保证电子认证系统的安全性和标准性,以及保证电子认证服务的高质量,避免重复性、盲目性和泛滥性,集中化成为必然的趋势。
其次是商业化,打破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界限和地方保护主义,电子认证机构间通过比技术、比产品、比服务进行优胜劣汰,保障电子认证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体现PKI/CA保驾护航网上安全应用巨大的优越性。
再次是国际化,网络跨越地域和时空,社会必然需要能适应国际化趋势的电子认证机构来提供服务。
未来五年,电子认证服务业实现突破的关键是:整合资源,创新服务。目前,应重新认识电子认证服务业的重要地位,重新确立电子认证行业的内涵和职责。
在整合资源方面,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所需的认证服务是全方位的,世界性的电子商务认证服务需求也逐渐形成,而广泛认证能力的形成则需要以多种形式整合资源。
在创新服务方面,可以从三个方向着手实现突破:第一,在网络身份认证服务方面取得市场突破;第二,在电子商务交易安全保障上进行一些尝试;第三,在可靠电子签名的跨境互认上实现突破。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