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工业第一大市组建超级“智囊天团”,释放什么信号?

olivia chan

3月31日,深圳成立了一个豪华的“智囊天团”。

这个由90位顶尖专家组成的“十五五”规划专家委员会,以堪称豪华的配置,向全国释放了深圳以顶级智力资源突破发展天花板的强烈信号。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还是深圳经济总量实现4万亿元目标任务的冲刺之年。作为先行示范区、经济大市,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圳需要担起“挑起经济大梁”的责任。

而这个超级智库配置,正是深圳面向未来五年给出的破题答案。

01

豪华智囊天团,撬动“十五五”科学规划部署

翻开智囊团名单,阵容豪华。

90位专家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院士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薛其坤、徐扬生、高文、李泽湘、沈向洋、颜宁等顶级学者赫然在列,甚至连菲尔兹奖得主、国际著名数学家埃菲·杰曼诺等外籍专家也出现在名单上。

总的来看,深圳“十五五”规划专家委员会汇聚了各领域公共政策专家、战略科学家、两院院士、教育专家、优秀企业家等顶尖人才,形成“专家学者+战略科学家+产业领袖”的黄金三角结构。

编制“十五五”规划是一项长期性、前瞻性和战略性工作。与此同时,当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地缘政治局势紧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基于这样的背景,做好“十五五”规划不仅要立足实际,更要放眼全国乃至全球的发展大势,用高度的战略眼光和前瞻性思考,从全局谋一域。

而90名“智囊天团”形成的黄金三角结构——专家学者夯实政策厚度、战略科学家锚定创新高度、产业领袖拓展发展广度,既确保了规划具备全球科技竞争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又保有市场化落地的实操性。

在当天召开的会议上,各位专家的意见建议就紧扣国内外形势和深圳实际,围绕“打造人才高地、创新沃土,推动产业升级”充满战略眼光和前瞻思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深圳市市长覃伟中现场表示,相关部门要认真梳理、深入研究、充分吸纳,切实转化运用到“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中去。

实际上,深圳能够迅速组建起这样一支豪华的“智囊天团”,也折射出这座城市巨量的人才红利。

深圳是四大一线城市中最年轻的城市,平均年龄只有32.5岁。从数量来看,深圳各类人才总量超700万,技能人才406万、留学回国人员22万、高层次人才2.6万、920名深圳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7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在《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中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

对任何一座城市来说,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人才都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

02

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凸显“十五五”规划主线

“智囊天团”的组别设置也暗藏玄机。

专家委员会下设宏观发展、改革开放、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社会建设、城市建设、绿色发展等7个组别。其中,科技创新组由22位专家组成、产业发展组有20位专家组成,是专家人数最多的两个组。

前瞻经济学人观察组了解到,这两个组又细分为基础研究、ICT、集成电路、汽车、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空天、医药和医疗器械、材料以及金融等十个类别。

这背后大有深意。

一方面,与“十四五”规划时期不同,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引擎。同时,“十五五”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时期,各地区一定要以新质生产力建设为主线规划“十五五”产业发展。

像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空天等不仅是面向国家战略需要的领域,更是发展前景好、增长潜力大的产业。

另一方面,这些细分类别也是深圳主动适应并引领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着力点,和全面应对“20+8”产业集群的升级需求。

早在2022年,深圳就出台了“20+8”产业集群政策,创造性地提出:集中力量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基本涵盖了全球最具潜力的门类。

值得一提的是,“20+8”产业集群体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与时俱进滚动完善的,为的就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深圳主动升级“20+8”产业集群至2.0版本,新增“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彻底引领了全国低空经济产业赛道。

去年,深圳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2.3%。“20+8”产业集群已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面向“十五五”时期,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两大组别下细分出十大类别,表明深圳将在“20+8”全面推进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对于积累了一定发展基础,又特别有潜力的重点产业,大力支持它们加快乃至超常规发展。

03

高度重视企业主体地位,激活“十五五”内生动力

除了专家院士外,“智囊天团”中也出现了不少企业家的身影。

而且包括一众科技创新型“新秀”企业家,比如深圳市兔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董少灵,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CEO邱纯鑫,深圳逐际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巍,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冷晓琨。

作为一份指导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文件,“十五五”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让企业参与到这样的宏观规划制定过程中,表明深圳对企业主体地位的高度重视。

这也符合深圳这座城市的特质。

与其他经济大市相比,深圳有一个格外鲜明的特征:企业扛起了科技创新的大旗。深圳6个“90%”经验做法大受推广:

90%以上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

90%以上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

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

90%以上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

90%以上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企业

90%以上重大科技项目专利来源于企业

在深圳,企业真正成为了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既有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等一批在市场巨浪反复捶打磨砺的科技企业“军团”,也生长着许许多多虽然规模不大,但市场占有率高、掌握核心技术,专注于细分市场的“小巨人”。

目前,深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分别达到1025家、1.1万家、2.1万家和2.48万家。

平均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有1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密度”位列全国城市第一。每平方公里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0.38件,连续18年居全国第一。

丰富的创新梯级层次,形成了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源源不断为深圳产业注入新动能。

“智囊天团”中纳入科技创新型企业家,在“十五五”时期可从顶层设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企业创新活力。

04

结尾

作为先行示范区,深圳又一次走在了前列。

放眼全国,也鲜有城市能够为“十五五”规划编制组建如此豪华阵容的专家委员会。

这个智库的配置绝非简单的“专家数量堆砌”。它撬动的不仅是规划编制的科学决策,更是深圳对未来不确定的主动驾驭,进而努力形成一个贯彻国家战略、符合深圳实际、体现人民期盼、引领未来发展的高质量规划,为深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提供有力支撑。

 前瞻经济学人APP 产业观察组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

【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全景梳理与招商策略建议深度研究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2】《2025-2030年中国招商引资模式与区域振兴规划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