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产品为什么物超所值?雷军:我们克制了贪婪,只挣一点点,永久承诺硬件综合毛利率不超过5%【附小米企业分析】
(图片来源:摄图网)
3月26日,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武汉大学举办的雷军奖学金颁奖会上发表演讲。他再次提及了小米对硬件综合毛利率的承诺。雷军表示,小米产品之所以物超所值,很多人家里用了整套的小米,其实我们没有什么秘诀,就是我们克制了自己的贪婪,只挣一点点。
该承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8年4月25日,当时小米在武汉大学举办了一场发布会,雷军代表小米董事会宣布,小米每年整体硬件业务(包括手机、IOT及生活消费产品)的综合税后净利率将不超过5%。如果实际净利率超过这一比例,小米将把超出部分以合理方式返还给用户。
不久前,小米交出史上最强年报。财报数据显示,小米集团在2024年实现营收3659.06亿元,同比增长35%,创下了历史新高。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272亿元,同样刷新了历史纪录,同比增长高达41.3%。粗略计算,小米集团每天的收入达到了10亿元,每天净赚7452万元,这样的效率在制造领域堪称恐怖。
目前,小米的产品线涵盖了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汽车等多个领域。
智能手机业务
智能手机是小米集团核心产品。2024年上半年,智能手机产品实现营收929.96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为57%;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占总营收比重4%。
2024年上半年,小米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约0.828亿台。
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竞争企业可分为三个梯队,小米出货量较高,属于第一梯队。
智能汽车业务
2021年3月,小米正式官宣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为了顺利实现计划内汽车上市,就需要用投资和收购来换技术和时间。因此在小米宣布造车之前,小米系旗下的小米长江产业基金、顺为资本以及小米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便已经开始在汽车产业链上做了大量投资和布局
自2011年起,小米便开始在汽车领域进行布局,并在宣布造车之前已完成52个汽车领域的投资事件,累计投资额达262.27亿元。随着宣布造车,小米在2021年至2022年再次创下新高,2021年达到最高投资额299.88亿元,2022年达到最高投资数量26件。
财报显示,2024年小米汽车业务营收328亿元,净亏损62亿元,交付13.69万台,平均每卖一台车亏损4.53万元。对此,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小米汽车目前仍处于大投入阶段,由于自建工厂、自研核心技术等前期重投入,成本较高,因此出现亏损,这是整个电动汽车行业的普遍现象。
小米汽车季度亏损随着规模效应上升不断收窄,四季度净亏损为7亿元,毛利率持续走高,从二季度15.4%,三季度的17.1%,到四季度超过20%,全年毛利率为18.5%,在中国车企交付第一年中处于较高水平。
不过,小米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在高端市场,尽管智能手机ASP有所提升、高端机型市占率有所提高,但仍难以完全摆脱 “性价比” 的品牌认知,在品牌溢价能力上与苹果、华为等高端品牌相比还有提升空间3。在全球市场竞争中,也需要不断应对来自三星、苹果等国际品牌以及国内其他厂商的竞争压力。同时,在汽车业务方面,虽然发展态势良好,但要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持续保持优势,还需要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不断努力。
前瞻产业研究院作为更懂产业的科技型决策智库,先行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所”,希冀发挥“产业研究+大数据+技术洞察+招商资源前置”的独家特色产业规划服务,为各地政府提供既科学、又前瞻、更落地的产业规划整体咨询方案。不仅提供产业规划、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和项目运营等综合服务,还提供海洋经济产业数据大屏监测、产业链图谱编制、专项政策编制及培训指导。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