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申报注意3个“天坑”!终于有人说清了专精特新申报失败的原因

黄琨

随着各地第七轮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时间临近,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发起冲刺。然而,一个严峻的事实是,2024年专精特新申报数量上升至历史新高,通过率也下降至历史新低。

随着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增加,官方审核新晋企业的门槛也在提高,任何微小的错误,都可能让企业申报失败,再等1年。前瞻产业研究院作为专业辅助申报专精特新资质的智库单位,已经成功助力1000+企业申报,并总结出以下这些申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失败原因:

核心要素的把控

申报过程中,企业需对主导产品的名称、类别、所属行业及产业链定位进行精准界定和深入分析。由于评审专家通常按产业(行业)技术领域分组进行评审,企业在申报时为实现“专精特新”目标,可能对产品进行拆分重组。然而,这一做法可能导致产品特性模糊化、与产业关联性弱化、技术支撑不足等问题,从而影响评审结果。

知识产权的关联性

知识产权是申报过程中的重要否决指标之一。尽管企业普遍关注“2项以上I类知识产权”的数量要求,但往往忽视了“知识产权与主导产品相关且实际应用并已产生经济效益”的实质性标准。与高新技术企业评审类似,工信部专家在评审中尤为强调知识产权与主导产品的紧密关联性及其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的实际应用价值。因此,企业在申报时需确保所列举的知识产权与主导产品具有明确关联性,并能切实应用于相关环节。

市场占有率的证明

市场占有率的分析与证明是申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2023年及之前,部分优质企业因未能取得中字头协会出具的证明文件而未能成功申报。针对这一问题,2024年政策明确规定不再接受第三方机构出具的“上年度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证明佐证材料。企业仅需提供规范、真实的数据说明即可。这一调整进一步凸显了企业在产业政策理解与执行层面的专业能力的重要性。

不过对于企业而言,细分行业范围选取本身也是难题。范围过小,难以体现其对产业链以及宏观经济的重要性,细分行业选取过大,市场占有率又会相对下降。因此企业仍然需要专业机构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帮助企业精准定位细分市场,并提供具有说服力的市场占有率证明。

综上所述,企业在“小巨人”申报过程中需全面把握核心要素,确保主导产品与产业政策高度契合,知识产权与产品关联性明确,市场占有率数据真实规范,以提升申报成功率。

前瞻产业研究院作为更懂产业的科技型决策智库,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专精特新申报服务。前瞻推出的“专精特新申报适配度测试”服务,能够帮助企业快速评估自身是否符合专精特新申报条件,明确申报方向和重点。

此外,前瞻还提供一系列配套服务,包括申报材料的撰写指导、申报流程的全程跟踪、政策解读以及专家咨询等。前瞻专业团队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申报方案,确保申报过程顺利高效。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核心优势包括:

提供行业地位证明,佐证市场占有率

作为专业提供行业地位证明的智库,前瞻产业研究院专业解决企业资质申报硬性指标,佐证细分市场领先地位,并成功作用于资质申报及市场应用。

1

经验丰富,成功助力1000+企业申报

前瞻已经成功助力1000+企业申报,知悉申报审核规范与流程,进一步有效提高申报成功率。

2

商务部/工信部授权接口,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前瞻成立27年,研究超6600+细分产业,拥有自研6.8亿大数据库,具有权威数据调研渠道积累,受国家商务部/工信部高度认可,提供证明材料有据可依,过审率优先。

实时监测政策动向,精准匹配申报赛道

自研产业大数据库,汇集全国各省市区的政策数据,实时跟踪国家及地方专精特新政策调整,帮助企业精准匹配行业申报方向,避免赛道选择偏差。

精准定位产业链核心环节,证明“补短板”“填空白”

前瞻产业研究院通过产业链图谱,可为企业精准定位其在集成电路、新材料等国家战略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并挖掘业务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交叉领域的结合点,强化申报材料的战略高度。

1

前瞻经济学人APP 产业观察组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