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发布三十八条措施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成势!力争到2027年,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规模超万亿元【附广东省生物医药发展现状】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成势,打造生物医药强省,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10月8日正式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广东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该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力争到2027年,广东省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规模超过万亿元,规模以上医药工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
《行动方案》共提出了三十八条具体措施,全面覆盖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分别是:一、完善产业发展协同机制。二、加大创新药械全链条支持。三、加快创新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四、促进研发服务平台建设。五、推动生物医药知识产权交易运营和保护。六、支持高水平临床研究平台建设。七、促进公立医院开展创新药械临床试验。八、提升临床研究支撑能力等等。
其中提到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促进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科学城生物产业基地、中新(广州)知识城生命健康产业基地、南沙“一城三谷六园”、深圳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深圳南山生物医药产业园、珠海金湾生物医药产业园、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佛山云东海医药健康产业园、东莞松山湖生物基地等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做大做强做优做精,形成10个以上特色鲜明、规模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效应明显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
近年来,广东聚焦助力打造全省生物医药“万亿”战略性支柱产业。截至今年7月中旬,广东省已获批3个1类创新药、1个中药新药、3个2类创新药和3个3类创新医疗器械,共计获批创新药械10个,超过了2023年全年的总量。
目前,广东省已初步形成了以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市等珠三角城市为相对集中地,粤东、粤西、粤北各具优势的多极协同发展布局,稳居全国第一梯队。这一布局不仅有助于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也为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东省生物医药特色产业载体空间布局
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集聚效应凸显,拥有广州国际生物岛、深圳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珠海金湾生物医药产业园、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等产业集聚区,拥有3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家省实验室,建有国家基因库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拥有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一批知名医科大学,以及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广州市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全国领先
依托较为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广州市也聚集了众多生物医药重点企业。2018-2020年,广州生物医药企业新增数量较多,2021年相关企业新增数量较少。广州生物医药相关企业总数占全国企业数量的2.1%。
近年来,生物医药企业数量由3800多家上升至6400多家,位居全国前列;2020年以来,新增了8家上市公司,上市企业数接近50家。
广州增城区首个生物医药专业园区建成
2023年8月博济科技园作为增城区唯一的生物医药专业园区实现竣工。广州博济生物医药科技园位于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创立路3号,占地3.3万平方米,园区规划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是一家集CDMO研发中试生产及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为一体的平台,公司投资过亿建成符合药品GMP规范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包括检测平台、四大中试平台(化药合成中试平台、口服固体制剂平台、中药提取平台、无菌液体制剂车间-含滴眼液),拥有专业技术人员70多人,其中60%具有生物医药相关专业本科学历。
生物医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热力值评价指数综合排名情况
面对2024年复杂多元的经济市场环境,前瞻产业研究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基于前瞻战略性新兴产业大数据热力指数,重磅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热力值评价指数报告》,通过指数的对比,旨在反映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热度和发展潜力。
从生物医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热力值评价指数综合排名情况来看,广州市分别有8区县进入前100,分别是黄埔区(第4位)、白云区(第14位)、天河区(第19位)、番禺区(第33位)、南沙区(第35位)、增城区(第80位)、海珠区(第82位)、花都区(第86位)。
生物医药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发展前景广阔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医疗、医保和医药联动改革不断深化,医药行业仍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生物医药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受到我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促进医药企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医药产品技术水平,日益成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预计到2029年,中国医药制造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将达到5.4万亿元,2024-2029年年均增长率达到14.04%。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实验室主任钟南山表示,生物医药是关乎人民健康、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关键核心领域。广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企业数量、创新平台等位列全国前列,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他强调,2024年,要紧紧抓住新一轮产业机遇,推动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工程技术、大数据、材料科学、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推进面向人民健康的科技创新,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教授、清华珠三角研究院医用光学技术研发中心主任何永红表示,尽管广州的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多,但真正依靠原创创新和基础研究的企业仍占比少;鼓励高校和研究院所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优先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与医学相结合,或许是促进医药产业创新的直接有效途径。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