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储能之都”!沈阳市:到2025年储能产业实现年产值200亿元,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60万千瓦左右【附新型储能技术发展情况】

研选快讯

储能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其中,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发展新型储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分析称,新型储能是构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颠覆性技术,将有力支撑未来能源电力发展。

为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规模化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绿色生产力,沈阳全力打造“储能之都”。6月20日,沈阳正式印发实施《沈阳市储能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

《规划》明确了“两步走”的发展愿景。到2025年,全市储能产业实现年产值200亿元,培育形成5-8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集聚30-50家储能产业相关企业,全市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力争达到60万千瓦左右。到2030年,全市储能产业实现年产值1000亿元,培育形成10-1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集聚50-80家储能产业相关企业。

该规划明确了“一核、两带、三圈”的空间布局。一核是以铁西区为核心,依托铁西区雄厚的产业发展基础,打造全球领先的储能产业基地,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现代化储能产业集群;两带以铁西区为核心向浑南区和大东区两翼延伸,分别形成“铁西至大东储能生产走廊带”和“铁西至浑南储能科技走廊带”;三圈为储能生产研发圈、储能示范项目圈和储能产业协同创新圈。

回看新型储能行业发展情况:

——新型储能是平滑、消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重要手段,可提高电网的调节能力

新型储能是除抽水蓄能以外的主要储能形式,其可以改变电力系统即发即用的传统运营方式,提高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目前常见的新型储能形式有锂电储能、液流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据CNESA最新公布数据,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70.2GW(包括抽水蓄能、熔融盐储热、新型储能)。其中,新型储能占比30%,锂离子电池依然是新型储能中占比最高的类型。

图表2:截至2023年上半年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分布情况(单位:%)

——科技企业大多布局电化学储能领域,其中锂电储能为重点投资赛道

目前,国内传统锂电池或新能源企业(如宁德时代)均在储能领域布局相关技术及应用项目,同时也有不少初创科技企业布局电化学储能、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路线,并逐步商业化。

图表7:新型储能科技企业技术及应用领域布局

——政策推动下,以锂离子储能电池为主的新型储能需求呈上升趋势

目前储能技术进步最快的是电化学储能,其中钠硫电池、钒液流电池、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量转换效率和经济性等取得较大突破,产业化的条件日渐成熟,处于由技术积累向产业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同时固态电池、超级电容等产品技术将引领未来分布式储能产业变革。

2021年7月来,中央部委密集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等重磅利好政策,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GW以上,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新型储能爆发拐点即将到来,目前以锂离子储能电池为主的新型储能需求将迎来大幅上升。

此外,《“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针对电网削峰填谷、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并网等储能应用场景提出技术攻关与示范试验的要求,成为新型储能未来发展趋势。

图表11:“十四五”新型储能技术发展趋势与规划

——新型储能系统向低成本、高安全、长寿面方向发展

当前,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正处于快速演进和创新的阶段。从整体趋势看,目前新型储能系统向着低成本、高安全、长寿命方向不断发展,进而带动细分领域的技术随之变化。

图表12:新型储能技术发展趋势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表示,新型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国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支撑技术,它的发展可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投资就业,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之一。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加强新型储能试点示范跟踪,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完善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行机制,促进新型储能调节作用发挥;提前谋划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新能源基地科学合理配置新型储能,推动新型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储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