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批车企竞争太厉害!比亚迪李云飞:希望奇瑞能够看到比亚迪背影,做到中国第二,帮比亚迪分摊更多火力【附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预测】

趋势速递

比亚迪李云飞:希望奇瑞做中国第二,离比亚迪越近越好,帮比亚迪分摊更多火力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日,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发表演讲。他直言不讳地指出,现在国内车企竞争得太厉害了,各种明的暗的,桌上的、台下的,上得了台面上不了台面都有。他希望奇瑞能够看到比亚迪的背影,能做到中国的第二。他还希望奇瑞离比亚迪近一点,离得越靠近越好,因为奇瑞可以帮比亚迪分摊点火力。

据李云飞介绍,奇瑞今年上半年增速非常快,许多维度都超过了比亚迪,而且奇瑞新一代的产品非常不错,营销也做的是有声有色。奇瑞未来两年会加速推出新产品。

据了解,目前、华为智选车模式共合作了4个厂家,其中,包括奇瑞,生产智界。

国内同行无限内卷,而奇瑞把主战场放在更加辽阔的海外市场。据了解,奇瑞已经连续21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名。今年前三月,奇瑞的销量近53万辆,同比增长超过60%,其中出口量更是高达25万辆,同比增长41%。

对于当前汽车行业的“内卷”现象,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这实际上是新旧生产动能转换的表现,是产业大变革的必要阶段。他强调,企业在适应行业竞争的同时,应合理保护员工权益,避免过度内卷。此外,崔东树还指出,中国车市“内卷”加剧的核心原因在于市场集中度提升,优势车企表现更强,车企数量规模将大幅减少。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不仅体现在传统车企之间的角逐,还涉及到新兴科技公司和跨界企业的加入。李云飞在演讲中提到的“国内车企竞争得太厉害了”,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写照。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各车企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营销策略等方面都在不遗余力地寻求突破。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分析

从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来看,新能源汽车上游主要是原材料与零部件企业,原材料端技术密集程度较高,同时核心资源锂矿较为稀缺,此外,汽车芯片也长期面临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因此供应商议价能力相对较强。从下游消费者议价能力方面来看,下游是个人消费者,消费力分散,不能形成大范围的统一采购,同时,新能源汽车行业集中度较高,龙头企业如比亚迪、特斯拉等如果出现涨价,则将带动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迎来涨价潮,对消费者而言,议价空间不大。从现有企业竞争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现有竞争程度较为激烈,行业头部效应明显,如果想市场中争取一席之位,难度较高。从潜在进入者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初创品牌的前几年,企业或将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如“蔚小理”等。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手机系”企业在布局新能源汽车方面拥有着较大的优势,主要原因为,当下新能源汽车已不再是只装有锂电池的或其他新型动力来源的汽车,而是及新能源与智能化为一体的新能源智能汽车,因此,“手机系”企业纷纷依托自身的智能化水平开始布局新能源智能汽车市场,进入方式主要是跟传统车企合资设立新能源智能汽车品牌。因此总体来看,潜在竞争者威胁较大。从替代品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替代品是燃油车以及公共出行的交通方式。长期来看,传统燃油车被新能源汽车替代是大势所趋,因此威胁不大。而公共交通或将对新能源汽车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在公共交通较为发达的地区,部分消费者认为没有购置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因此公共出行方式或将对新能源汽车市场造成一定的替代威胁。

图表6: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自2009年国家启动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以来,相关补贴政策也随着行业发展不断变化。补贴政策经历了从试点示范推广阶段到推广应用阶段,再到市场化调整阶段的发展。地域范围也由最初的试点城市扩大到全国范围,补贴车型也从仅补贴公用车发展到各类新能源车型。根据最新发布的补贴政策,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将延长至2027年。

图表1: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演变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情况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事件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2021年及之后,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延期,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飞速增长。

图表5:2012-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情况(单位:万辆,%)

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受益于政策支持和技术成熟,2013-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持高速增长。到2022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705.8万辆,销量达到688.7万辆。同时,根据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131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3.14%。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约为25.6%,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50%,预计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突破1400万辆。

从产销比来看,2016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维持紧平衡状态,产销比维持在95%以上,销量良好主要得益于政府政策支持以及新能源汽车技术日趋完善。

图表1:2013-203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供需情况及预测(单位:万辆,%)

崔东树指出,尽管过去几年全国乘用车市场的价格战通常在年末表现出比上年末高4个点左右的促销增长水平,但2024年的市场竞争尤为激烈,特别是新能源车的促销峰值已显著上升7个点,并形成了一种降价常态。他提到,随着5月份降价潮的大幅减少,市场开始逐步回归促销增量的常态化竞争局面。崔东树认为,这一变化标志着汽车市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价格战之后,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兼总经理原诚寅认为,市场需求在增长,但产能已经足够充裕,车企都希望占据更多市场份额以维持现金流和盈利,确保企业生存。“我认为对于许多汽车企业来说,现在不仅是‘活得好’的问题,而是首先要‘活下去’,才能实现长远发展、才能真正做得好,才能茁壮成长。”现在竞争非常激烈,如果不能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就会被淘汰,因为再次进入市场的成本会更高,如果不能更快速地适应市场变化,就会被淘汰。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