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或导致全球生育率下降!我国研究人员在人类精液中发现致癌微塑料【附废塑料回收行业市场现状】

趋势速递

我国研究人员在人类精液中发现致癌微塑料

(图片来源:摄图网)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塑料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这种无处不在的便利材料却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微塑料污染。

目前,微塑料已经渗透到人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包括大脑,心脏,血管等,而就在几周前,科学家已经在人类睾丸中发现微塑料。

最近,青岛大学领导的一个科学家团队分析了36名健康男士婚检时留下的精液样本,结果发现了8种不同的微塑料颗粒。这些微塑料包括聚苯乙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以上均为3类致癌物。并且科学家发现微塑料类型与精子活力,形态等有相关性。

事实上,这并非首次有研究报告微塑料对人类生殖系统的影响。此前的研究已显示,微塑料能够干扰小鼠精子的生成过程,导致生殖系统炎症,从而降低精子的数量和质量。而此次青岛大学的研究,则将这一发现扩展到了人类身上,引发了人们对于微塑料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深度关注。

微塑料,顾名思义,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它们可能来源于各种日常用品,如塑料包装、化妆品和洗衣物料等。这些微小的颗粒在环境中无处不在,极易被生物体吸收,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一旦进入人体,它们便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挪威研究委员会资助的科学家们也进行了一项关于微塑料和塑料化学物质的研究。他们编制了一份清单,列出了超过1.6万种的“塑料化学物质”,其中至少有4200种是“持久性的、生物蓄积性的、可移动的和/或有毒的”。

我国废塑料回收行业扮演着重要的环保和资源利用角色,目前,正在迅速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和鼓励废塑料回收利用。各地建立了大量的废塑料回收站和加工厂,同时还出现了一批专业的废塑料回收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废塑料回收行业的处理效率和回收率不断提高,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20年中国废塑料处置方式

自2013年以来,伴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国内废塑料回收量逐步增长,回收废塑料质量同步提高。但由于我国废塑料回收体系仍不健全,市场毛料回收仍以散户回收为主,原料供应主体依然以小家庭作坊为主,这种回收模式具有回收利用率偏低、不能包装再生料的持续稳定供应等弊端,难以提升到发达国家水平。截至到2020年,全国塑料报废量达到7410万吨,回收利用只占30%,填埋占32%,焚烧占31%,遗弃占7%。

图表8:2020年中国废塑料处置方式(单位:%)

废塑料回收来源以废弃PET瓶子为主

2023年,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发布《中国再生塑料行业发展报告(2022年度)》(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废弃PET为废塑料回收主要来源,占总回收量比重为33%,其中废弃PET瓶子占比22%;其次是其他包装膜、电器电子产品废塑料和汽车废塑料。

图表2:2022年中国废塑料回收来源占比分析(单位:%)

循环经济政策强调加强塑料回收和再生利用

2021年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其中,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专项行动是重点行动之一。“十四五”期间,我国要加强塑料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利用,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减少塑料垃圾填埋量。

图表3: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推进行动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占杰指出,塑料行业在发展中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包括需求下降、产能过剩、产品结构受影响以及技术创新进入瓶颈期等问题。但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塑料制品的功能化应用和消费市场升级等因素都将为该行业带来机遇。尽管面临挑战,塑料产业依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应用潜力和市场韧性。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