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污染水第六轮排海结束!无视反对排放7800吨,专家谴责这一行为极不负责任【附核污染防治市场竞争格局】

瞻研究

1

图源:摄图网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4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称,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第六次排海于当天结束。

据了解,第六轮排海于5月17日启动,排放约7800吨核污染水。

报道称,日本原子力市民委员会成员指出,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在未能确保安全可靠的情况下,不断向海洋倾倒核污染水的行径,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令人愤慨。

日本相关专家认为,用大量海水稀释核污染水后,就可以长期、不断地排放入海,这是非常自私的做法,应该立即停止核污染水排海。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东电计划于2024年度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约5.46万吨核污染水排入大海,这将是去年的两倍。排放将分7次进行。

将核污水排放入海并非唯一途径

日本政府此前曾提出了5种方案:排入海里、变成水蒸气排入大气、沿着地下管道排入地底深处、电解处理,以及将其固态化埋入地底。

在五种方案中,为何日本政府宁愿违背国际公约,拿全球环境健康做赌注选择最不受认可的将核污水排放至大海这种方式。经过对比发现在这5种方案中,将核污水的处理水排入海里是成本最低的,预估需要17亿到3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2亿到2.03亿元,也是设施占地面积最小,时间最短且追责最难的一种处理方法。究其根本,将日本无视国际公约条款,全球环境健康,自私自利的原则体现的淋漓尽致。

图表10:日本核废水排污入海的原因剖析

由此可见,日本政府“排污入海”这一单方面的草率决定,事关全球海洋生态和环境安全的国际问题,日本这一决议将绑架全世界各个国家及各族人民一起应对福岛核事故。该不负责任的决议一旦实施,将对整个太平洋乃至更大范围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日本核污水排放导致太平洋周围国家无一幸免

通过德国海洋研究中心制作的日本核污水排放扩散模拟图来看,在日本核污水排放212天后,几乎大半个太平洋都会受到污染,在日本核污水排放830天后,几乎整个太平洋海域都将受到日本核污水排放的污染,届时整个太平洋都将充斥着碳14、氙、锶、铯、碘等放射性核素,对于太平洋周围国家来说将是灾难级的伤害。

图表3:日本核废水排放扩散模拟图

我国核污染防治市场竞争格局

按业务成熟度划分,2023年我国核污染防治市场参与者可分为三大梯队。第一梯队为产品及解决方案成熟、项目经验丰富的公司,业务覆盖除盐水、海水淡化、凝结水、放射性废水等,例如中电环保和力源科技。第二梯队为业务处于研发阶段的公司,其中中电加美2022年与中核集团合作、实现了公司在核电行业凝结水精处理项目零的突破;凯迪水务则有辽宁红沿河核电海水淡化项目的经验;建工修复则在积极建设放射性污染土壤的治理技术。第三梯队包括污水处理相关领域公司,为客户提供水处理产品、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和项日运营服务,但目前暂不涉及核电领域业务,例如科净源、科融环境、中建环能等。

图表10:2023年中国核污染防治市场竞争格局-按业务成熟度

针对中国核污染防治市场发展趋势,前瞻产业研究院通过分析认为将从两个方面进行剖析:

技术方向而言,放射性废水处理技术主要的发展方向是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可以采用人工智能、仿生材料,量子化学等新技术交叉结合。

从监管及需求方面而言,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部按照监控重点区域、覆盖管辖海域、掌握关键通道的思路,正在组织开展2023年度我国管辖海域海洋辐射环境监测,后续将持续加强有关监测工作,及时跟踪研判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我国海洋辐射环境可能的影响。2023年8月日本宣布试运行排放核废水,展望未来,我国海洋辐射环境监测需求将大幅提升。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水污染防治设备制造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