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智造”将效能提高250倍!徐涛院士:未来生物制造必将发展为生物智造【附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研选快讯

生物医药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也首次将创新药、生物制造、生命科学集体写入,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这标志着我国将把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命科学放在产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生物医药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作为新一轮科技变革中科技含量最高、创新程度最为密集、投资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生物医药已成为世界大国战略博弈的战场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各国纷纷加大生物医药领域的投入和研发力度,争夺生物医药技术和市场的主导权。

6月1日上午,第二届“沂山论健·中医药与大健康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开幕式在临朐县东镇沂山举行。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岛实验室主任、广州实验室副主任徐涛指出,“像我国传统制造业一样,随着新一轮科技变革,未来生物制造必然会朝着生物智造方向发展。”

徐涛认为,生物医药其实很大一部分可以归类为生物制造,生物制造是通过人工改造微生物、动植物和酶来实现生物的定向设计和大规模的绿色制造。未来生命科学会像传统行业那样向高度工程化方向发展,当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结合时,生物学会呈指数级改进,成为下一个黄金赛道。

生物智造将体现在生物医药产业各个方面。徐涛说,药物合成是发现生物创新药的关键步骤。但目前多步合成容易导致大量试错,效率是非常低的。人工智能可赋能药物合成,大大提高效率。“国外已在研发数据驱动的化学合成自动化、智能化系统。利用AI技术进行小分子设计,再进行自动化的合成。这样通过AI药物的筛选,从化合物设计到临床候选物的设计流程,效能提高了250倍。”

回看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情况:

——生物医药市场规模

受老龄化加剧、社会医疗卫生支出增加和行业研发投入增多等因素的推动,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2016-2022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市场规模呈波动增长趋势,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生物医药行业规模有所下降。2022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18680亿元,较2021年同比增长8.30%。

图表5:2016-2022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2022年,我国化学药行业市场规模占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的比重约为47%;中药行业市场规模占比约为25%;生物药行业市场规模占比约为28%。

图表6:2022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细分市场格局(单位:%)

——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投入情况

根据代表性上市企业2018-2022年的研发投入情况,从研发投入金额来看,中国生物医药制造企业的研发投入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从研发投入占比来看,由于2020年疫情爆发,医药制造行企业的营收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规模扩张速度快于研发投入增长速度,因此,2020-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重在研发投入金额上升的情况下反而有所下降。

图表4:2018-2022年生物医药制造代表性企业研发投入金额(单位:亿元)

图表5:2018-2022年生物医药制造代表性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单位:%)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随着全球大批“重磅药物”的专利集中到期,中国制药企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十四五”规划对生物医药这一新兴产业大力扶持。前瞻预测,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在2023-2028年将会以约6.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预计2028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7万亿元。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表示,整体来看,我国生物医药技术当前很大一部分还停留在科研方面,并没有有效地转换为生产力,这不仅浪费了很多的资源,也使得我国的生产实践跟不上研发,造成了生产的滞后状况。从细分产品来看,化学药品目前仍居主导地位,中药产品有全球化发展趋势,生物药品则成为行业未来关键增长点。

徐涛院士预判,未来随着生物智造的深入发展,个性化药物精准治疗时代也将开启。即针对每个人具体病情进行个性化药物的设计,这是自动化设备与AI智能构建的个性化药物运用场景。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