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可乐又涨价,涨到3.8元/瓶!便利店老板吐槽:2元的进货价再也拿不到了【附碳酸饮料行业现状分析】

趋势速递

两家可乐又涨价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你喜欢喝百事可乐还是可口可乐?随着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消费者们对于日常消费品的价格变动变得尤为敏感。近日,饮料市场的两大巨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价格又悄然上涨了。

在成都的一家连锁便利店里,记者发现,原本售价3.5元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现在均已涨至3.8元/瓶。收银员表示,这次涨价是从今年开始的,具体的原因并未透露。

某烟酒店老板表示,“过完年就涨了,一箱(24瓶)涨了两三块钱。”

在重庆,某便利店老板也证实了这一涨价现象。他透露,之前500毫升可口可乐的进货价大约在1.9—2元/瓶,而现在已经涨到了2.1元/瓶,预计到了夏季,进货价还将进一步上涨至2.3—2.4元/瓶。面对成本的增加,商家们原本并不敢轻易涨价,担心会失去市场份额。然而,随着厂家统一涨价,商家们也不得不跟随市场趋势,将零售价上调。“2元的进货价恐怕再也拿不到了”。

对于两家可乐涨价,在社交媒体上也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有网友表示:“可乐雪碧都涨价了,工资还是那么一点,打工人破防了又。”还有网友调侃道:“我的快乐水,怎么什么都在涨我的工资不涨呢,心痛。”

然而,也有网友对于可乐的成本表示质疑。他们认为,可乐的成本其实很低,为何会突然涨价?事实上,虽然可乐的主要原料如水和糖的价格相对稳定,但包装、运输、广告等成本却在不断上涨。此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大饮料公司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来研发新产品、拓展市场,这也是导致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作为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之一,可口可乐公司凭借其标志性的红色罐装饮料在全球享有盛誉。该公司通过全球最大的分销系统,将产品畅销至超过200个国家及地区,每日饮用量超过8亿杯,占全世界软饮料市场的48%,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品牌。

我国碳酸饮料行业是一个庞大而竞争激烈的市场,拥有众多知名品牌和丰富的产品线。随着消费者对健康意识的提升,行业内不断涌现出低糖、功能性和天然成分的新产品。然而,碳酸饮料行业也面临着原材料成本上升、市场竞争激烈以及监管政策的挑战。

全球市场份额:可口可乐持续领跑

尽管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在碳酸饮料市场上长达一百多年的竞争激烈,但可口可乐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在中国市场,碳酸饮料市场基本被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所垄断,其中可口可乐占据59.5%的市场份额,而百事可乐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32.7%。而在全球市场上,可口可乐遥遥领先,市场份额接近50%,而百事可乐的市场份额为18.3%,可口可乐的市场龙头地位更加稳固。

图表5:2019年中国及全球碳酸饮料市场竞争格局(单位:%)

可口可乐何以持续稳居碳酸饮料行业领先者位置,这与其企业定位、产品及市场扩张不无关系。

中国软饮料销售渠道越来越多元化

目前,中国软饮料的分销渠道主要包括传统渠道(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现代渠道(大卖场、综合超市、连锁便利店等)、餐饮渠道、电商渠道以及其他渠道。2014-2019年,中国软饮料市场中传统渠道占比由49.4%降至44.0%,其他渠道的占比都有所增加,其中现代渠道从20.4%增加至22.3%,电商渠道从4.5%增加至6.1%。未来,中国软饮料的销售渠道将会越来越多元化,例如便利店、电商平台、自动贩卖机等,以提高产品的消费频率和增加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便利性。

图表7:2014-2019年中国软饮料分渠道零售规模占比(单位:%)

中国碳酸饮料市场规模预测

目前,传统碳酸饮料厂商不断推出多款新口味产品来吸引消费者,例如百事可乐的桂花口味、美年达的香蕉口味等。随着厂商在低糖碳酸饮料和各种风味碳酸饮料上的探索和研究,未来碳酸饮料行业有望走出低迷。预计未来碳酸饮料市场规模将以8.58%的速度增长,到2027年,我国碳酸饮料市场规模将达到1622亿元。

图表5:2022-2027年中国碳酸饮料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

一些专家指出,饮料市场涨价趋势主要是由于食品饮料行业的原材料成本、物流成本和人员管理成本等都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迫使产品零售端采取涨价措施。此外,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和口感的要求不断提高,饮料品牌也在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导致产品价格不断上涨。

在谈到国产汽水在全国化布局中所面临的难点时,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目前国产汽水整体实力不强,体量不大,利润不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谨慎行事,逐步加强渠道,不要盲目扩张。只有通过产品和渠道的精心经营,才能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而在未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如果行动过于仓促,反而会导致失败。”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软饮料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