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怎么做?—既要科学、又要落地、更要前瞻

前瞻懂行帝

 “十五五”前期研究思路价值展望

“十五五规划”可以往那些方向思考?

“十五五规划”规划注重那些价值研究?

“十五五规划”规划要注意哪些要点?

“十五五”规划是中国政府制定的第十五个五年规划,旨在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该规划将面临世界经济急剧变化、规则剧变、战略定位与实际执行反差等挑战,需要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地区经济、城市经济调整。产业竞争的四大重点领域包括新能源与新储能、高端服务业转型、AI和先进制造创新体系建构、生物经济与医药。城市发展模式将由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增长,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显示度,打造城市特色和软实力。

01 “十五五”规划,瞄准二十大后的新起点

2023年12月17日至18日,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该会议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梳理总结2023年发展改革工作,安排部署2024年发展改革重点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会上介绍,要按照党的二十大部署安排,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做好“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的基础上,围绕“十五五”规划系统谋划发展思路。

图:编制“十五五”规划时间节点预估

02 国家发改委课题引领前沿思考与提出新趋势

2024年1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官网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2024年第一批研究课题征集公告》。先后发布了2024年第一批、二批“十五五”研究课题征集公告,公开征集多次提及“十五五”时期的发展预判和规划举措,聚焦了我国中长期发展中前瞻性的重大战略问题。

其中,第一批研究课题主要聚焦“十五五”相关的宏观问题,涉及经济走势、科技革命、产业链供应链、经贸体系、能源格局、地缘政治格局演变、人口发展、人工智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数字经济、产业新赛道、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等重大宏观问题及趋势。

第二批研究课题主要聚焦“十五五”相关专业性问题,涉及交通运输、医药卫生、特殊困难群体、职业教育、城乡建设用地、环境污染、服务贸易、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供应链韧性和金融风险化解等重大问题及趋势。

表:2024年公布的国家发改委两批课题研究题目

2024年3月26日“深学笃行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会上说,要立足发展改革职能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在谋划“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指标、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时,充分考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特别是研究提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任务、基础性工程。除国家发改委外,各省市也开始“十五五”课题研究相关工作,部分省份(如北京市、重庆市、山东省、云南省、贵州省)开始征集“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选题,部分省份(如山东省)已经公布“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选题。从公布前期研究课题的省份来看,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十五五”重要研究领域,多个省均已经将新质生产力作为前期研究课题,同时各省份前期研究课题从地方实际出发各具地方特色。

图:山东省 “十五五”前期课题研究

03 把握“新质、高质”发展,如何做好“十五五”规划研究?

价值一:战略求变,从结构性、拐点性、颠覆性出发

当前所处的“十四五”规划期间,正遭遇的变局冲击也许是近二十年来最大的,诸多意外的接连发生,给“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完成带来巨大变数。疫情、俄乌战争、中美经济“脱钩”与“去风险化”进程等,这些威力巨大的变数合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让规划的目标与现实出现诸多“错位”:

1)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错位,主要表现为国内经济相对平稳有序与世界经济的急剧变化之间的错位。

2)决策思维与规则剧变的错位,主要表现在国内的决策依然建立在以WTO、自由贸易规则为标准的经济全球化基础上,但这个基础已经被美国自己毁掉了。

3)战略定位与具体执行的错位,主要是指上下层级在战略定位、要求与实际执行上的反差。

4)经营合理与市场剧变的错位,这主要是指市场主体遭遇的个体经营的组织化、科学管理与市场环境陡然生变产生的错位,等于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十五五”规划应从结构性升级、把握历史拐点转型发展、探索市场与技术的全面颠覆性发展等。

价值二:产业链、供应链系统性优化,面向新型全球化发展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演进,主要发达经济体纷纷锁定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先进制造、生物技术和先进通信网络等未来产业展开竞争。“十五五”期间产业发展要瞄准新质生产力及未来产业部署作为核心切入点,潜在的竞争重点领域:

1)新能源与新储能。

2)贸易、服务业的高端化转型。

3)AI、先进制造等创新体系的建构。

4)生物经济与医药。

价值三:统一大市场下的地区经济均衡发展

“十五五”时期,或将是全国统一大市场进入实质性起步阶段的关键时间点。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见真章”,对内,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将实现全国经济的“二次统一”,释放市场化改革红利。对外,统一大市场将在“全国一盘棋”思路下,提升全球竞争力。此背景下,地区经济或将出现三个方向性调整:

1)地区经济由硬件统一进入到机制统一。

2)地区竞争从“伪市场”操作变为“让市场起决定作用”。

3)以土地为代表的战略资源配置或将由地方向中央倾斜。

4)推动特色均衡发展,发展新型县域经济

价值四:城市经济由实到虚的递进,探索城市特色影响

目前所处的“十四五”期间种种迹象表明,地方政府过去推行的外延式、增量式、扩张式的城市化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第一,以土地金融为核心的城市发展模式走到了尽头。第二,传统基建在国内多地已接近饱和,继续扩张难免触及经济发展的底线。第三,“逆城市化”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趋势。“十五五”期间的城市功能、发展逻辑将由政府主导的外延式扩张走向市场引领的内涵式增长,实现市场经济“从实到虚”的递进:

1)从分散到整合:城市在“圈”中体现“融合”,在“链”中体现“细分”,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显示度。

2)从共性到个性:城市重新定位,结合当地禀赋打造自身特色,告别“千城一面”。

3)从“硬改造”到“软实力”:有灵魂的文创综合体成为城市经济上行的密码。

4)进一步强化“城市留白”策略,提出城市“精细化”发展策略。

各类“十五五”具体的规划实施方面:

一是政府规划层面。程序上,政府制定五年规划程序一般经历中期评估、基本思路研究、《建议》编制和《纲要》编制四个步骤。流程上,各级政府通过“十五五”规划基本工作流程,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动“十五五”规划相关工作。内容上,形成核心战略议题,既要有高度,也要“接地气”,能够为接下来国家及地方经济与社会建设发展提供具体发展路径,便于在应对能够及时调整发展步伐及方向。

图:政府五年规划相关工作流程

二是国有企业层面规划。程序上,制定五年规划程序上经历专题研究、规划启动、规划调研、文本起草、征求意见和会议审议六个步骤。内容上,瞄准各大领域未来发展趋势走向,制定出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规划纲领。

图:国企“十五五”规划编制思路图

综合来看,政府和国有企业制定五年规划程序上并无太大差异,仅操作细节略有不同。从现阶段来看,无论政府还是国有企业,都需要深入调查,谋划开展前瞻研究工作,探索创新思路和举措,针对发展中的关键堵点、难点,研究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任务和重大举措,迎接“十五五”到来。

关于前瞻产业研究院

前瞻产业研究院隶属于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前瞻),于1998年成立于北京清华园,主要致力于为企业、政府、科研院所提供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布局、空间规划、园区招商、产业落地运营、产业大数据平台搭建等解决方案。

前瞻产业研究院长期服务于各地政府、国企等的各类五年专项规划以及五年规划前期课题研究(“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及中期评估等),并形成特色的方法论及技术研究专利,拥有权威的规划能力与丰富的战略咨询经验。二十多年来,前瞻坚持产业研究基础,积累了对中国以及全球每个细分产业市场的敏感洞察与研究经验;十九年的行业数据积累与产业大数据平台持续研发投入建设;十八万家企业、政府及科研院所累计持续服务的经验与案例;10万多家企业及地方政府客户对前瞻产品与服务的高度好评!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