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家A股上市银行年报揭秘:人均薪酬超40万,但近半数银行同比下降【附银行业存款业务分析】
(图片来源:摄图网)
随着A股上市银行年报的陆续披露,各行的薪酬情况也浮出水面。据每经网统计,2023年42家A股上市银行工资薪酬总额超过万亿元,总人数超过260万人,人均薪酬水平约为40万元。然而,在这看似光鲜的数字背后,接近半数的银行人均薪酬却出现了同比下降,最大降幅超过14%,且有10家银行连续两年呈现人均薪酬下滑趋势。
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3万亿元,同比增长2.6%,但增速较2022年同期下降了4.5个百分点。
从行业整体来看,2023年中国银行业面临了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净息差持续收窄,资产扩张略显乏力,这些因素都对银行业的营收和利润增长带来了压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营收和利润增长承压,但银行业整体的资产质量仍然保持稳定。
从商业化改革到数字化转型
银行业作为我国经济金融的基础,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持续根据市场以及国家总体情况进行探索与改革,逐步完成了从完全由国家接管,到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根据王国刚发表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期刊的《中国银行业70年:简要历程、主要特点和历史经验》,1979年至今,我国银行业发展主要可概括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9年至1992年,为探寻市场化发展阶段,期间我国银行信用机制建立、设立了股份制银行,银行开始独立经营。第二阶段为1992年至2001年,为市场化改革阶段,期间我国银行专业化运营方向得以确定,银行的商业任务与政治任务进行了分离,此外银行的法制化建设持续推进,建立了银行间市场。第三阶段为2002年至2017年,该阶段为国际化改革阶段,期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股改上市,同时央行开始发行债券。银监会的成立是的银行业风险控制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此阶段内我国多家银行设立了境外分支机构,国际化发展步入正轨。第四阶段为2017年至今,我国银行业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的能力。近年来金融科技快速发展,依托云计算、数据库、区块链等计算机技术的银行业务持续创新,为银行带来新的成长动能。
2022年,中国银行业上市公司排名情况
根据总资产规模,我国前十五家上市银行2022年前三季度的经营数据如下:工商银行的营业收入最多,其公司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位居榜首,分别为7113.92亿元和2665.10亿元。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的净利润5年复合增速最快,分别为14.14%和14.44%,这两家银行也是注册地位于广东省的上市银行。大多数我国前十五家上市银行的净利润5年复合增速在5%到15%之间。
注:该图表数据更新至2022年三季报
八大行持续加大金融科技投资
最近,商业银行逐渐增加金融科技投入,推动业务架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银行突破获客短板、深耕存量价值、提升服务效率和强化风险管控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智能投顾、身份验证和智能支付等方面着力数字化转型。金融行业,包括商业银行在内,是最依赖数据的行业之一,因此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信息科技来提高智能化、效率化和安全性水平,从而提高自身的经营绩效。
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存款规模持续上升
从存贷款规模来看,我国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的存款规模持续上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2017年至2022年,我国中资背景全国性大型银行各项存款规模从79.31万亿元增长至119.24万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达8.50%,2022年同比增速为13.30%。从存款项目细分来看,个人境内存款规模占各项存款比例最大,且占比持续提升由2017年的47.45%提升至2022年的53.05%。2023年1月,我国各项存款总规模为123.42万亿元,个人存款规模达66.79万亿元,占各项存款总额的54.12%。
注:该图表数据更新至2023年1月
最近,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明确了商业银行代理互联网保险业务、电话销售保险业务以及其他保险业务的规定,各级分支行及网点不再限制合作保险公司数量。这意味着原先实施多年的银保销售“一对三”限制正式被废除。业内普遍认为,银行和保险公司有望同时受益。
我国银行业的前景展望呈现出稳健与审慎并行的态势。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其资产质量直接关系到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防风险”依然是银行业在2024年的主要任务之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银行业需要继续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确保资产质量的稳定和优质。同时,银行业还需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服务实体经济,优化信贷结构,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银行业还需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满足客户的需求。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