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京东支付与微信支付实现互联互通!“看见商家微信收款二维码都可以扫”【附第三方支付行业前景分析】

趋势速递

重磅消息!京东支付与微信支付实现互联互通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日,京东支付与微信支付宣布实现互联互通,成为行业内首家同时打通微信个人码和商家码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据市场数据显示,京东支付拥有超过5亿的用户基础,而微信支付的用户规模更是突破了10亿大关。两大支付平台各自凭借其在不同领域的优势和特色,在移动支付市场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此次互联互通的实现,以中小微企业商户和消费者为代表的绝大多数移动支付用户都能从中受益。

在互联互通的具体实现上,京东支付和微信支付采取了不增设码牌、不改变平台收款功能的策略,从而确保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流畅性和便利性。

用户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享受这一服务:一是打开京东金融App,点击右上侧+号“扫一扫”,扫描微信收款码进行支付;二是在京东金融App中搜索“扫码支付优惠”进入活动页面,直接扫描微信收款码完成付款。

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码付的场景主要集中在小额支付领域,这些场景大多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消费息息相关。京东官方表示,此次互联互通是在网联清算公司统一业务规则和技术标准下的接入,用户逛路边小摊、便利超市、菜市场等,凡是看见商家的微信收款二维码,都可以扫。

目前,我国的第三方支付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移动支付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86%。随着移动支付市场的不断扩大,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普及,第三方支付行业也在逐步壮大,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支付方式。

第三方支付业务类型

第三方支付根据业务类型可分为银行卡收单、网络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其中,银行卡收单是指通过销售点(POS)终端等为银行卡特约商户代收货币资金的行为;网络支付是指依托公共网络或专用网络在收付款人之间转移货币资金的行为;预付卡是一种以盈利为目的,通过特定载体和形式发行的,可在特定机构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预付凭证。网络支付根据支付终端的不同,可以细分为固定电话支付、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数字电视支付、货币兑换。目前,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是最主流的网络支付方式。

图表2:中国第三方支付业务类型

支付宝和腾讯金融双寡头垄断基本形成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线上流量场景已趋向垄断且达到饱和期,线下场景成为第三方支付巨头要挖掘的金矿。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微信支付(腾讯金融)和支付宝等机构凭借着二维码支付,已经抢占了线下市场,在第三方支付市场占据了较大的份额。据2020年一季度数据显示,支付宝、腾讯金融和银联商务分别以48.44%、33.59%和7.19%的市场份额位居前三位,三者的市场份额总和达到了89.21%,行业集中度较高。

图表4:2020年Q1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竞争格局(单位:%)

小微商户数量庞大

个人码支付市场是线下支付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其市场交易规模为17.5万亿元,具备向扫码收单转化的潜力。在2022年3月《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管理的通知》正式实施后,头部支付钱包为小微商户推出了个人经营码,并通过直接触达的方式进行商户转化。然而,由于该部分商户具有费率敏感、无延伸需求的特点,转化尚处于早期阶段,实际转化比例相对较低。

图表4:2020-2023年中国个人码支付交易规模(单位:万亿元,%)

前景分析

随着我国跨境交易需求增加以及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第三方跨境支付和第三方支付B市场将成为推动第三方市场交易规模增长的新引擎。预计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持续增长,据前瞻预计,到2026年我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市场交易规模有望突破570万亿元。

图表14:2021-2026年中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交易规模预测(单位:万亿元)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对此次合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京东支付与微信支付都拥有庞大的活跃用户基础,是支付行业中具有影响力的领先企业。两大平台进行战略合作,将进一步展现互联互通的示范效应,促使行业加快改革并实现共赢。”

随着数字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电子支付和移动支付等非银行支付业务迅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降低了交易成本并提高了支付效率。然而,第三方支付业务的迅速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亟待整治的不合规展业行为。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通报的2023年度金融违法行为处罚情况显示,非银行支付机构成为年度行政处罚的重点对象,涉及9家非银行支付机构,占被处罚机构的69%,反映出监管态势持续趋严。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