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建议对育儿家庭员工引入弹性出勤制度,探索每周一天居家办公、远程办公工作模式【附中国人口现状分析】

趋势速递

1

(图片来源:摄图网)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出生人口为90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39。这一数据再次凸显了我国面临人口挑战的问题,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育儿政策的关注和讨论。

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政府副省长、农工党中央常委、江西省委会主委史可提出了一些建议,以缓解企业员工职业发展和育儿的压力与冲突。他建议对育儿家庭员工引入弹性出勤制度,探索育儿家庭每周一天居家办公、远程办公工作模式,加强对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在产假保护和女性劳动权益方面的监管,完善男性在陪产、育儿等方面的政策保障措施。这些举措旨在帮助员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从而促进生育率的提高。

早前,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初步汇总的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已经处于较低水平。总和生育率是指每个妇女一生平均生育子女的数量。通常情况下,总和生育率达到2.1,才能完成世代更替,保证整体人口水平相对稳定。我国这一数值低于1.5则意味着跌破警戒线。而到了2023年,出生人口为902万人,人口出生率降为6.39。

图表3:2020年中国总和生育率对比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新也对人口问题进行了分析。他指出,未来人口数量变动趋势由生育率决定,生育率越低,维持时间越长,总人口减量越大。受育龄女性减少、生育意愿疲软、迟婚迟育不育等因素的影响,2023年人口负增长趋势持续加深。这意味着,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中国的人口问题将会愈发严重。

回看过去的数据 ,2019年我国出生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特别是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减少。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比2018年减少了500多万人,其中20-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减少了600多万人。此外,生育水平略有下降,也是导致出生人口减少的因素。

图表5:2012-2020年育龄妇女人数(20-35岁)(单位:万人)

国家卫生计生委曾进行过一项生育状况调查,发现育龄妇女不再生育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负担重”。这也反映了中国当前育儿政策的不足,需要更加完善和人性化的政策来支持育儿家庭。

除了经济压力,生育后面临的更大挑战是选择照顾孩子的人选。面对夫妻双方都有工作的常态化社会现象,照顾孩子的任务大多落在家里的老人身上。然而,老人的体力和经验也是有限的,雇佣保姆存在风险。再加上当代年轻人不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经历,不像上一辈父母那样提倡“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些现状都在“劝退”当代年轻人生育下一代。

图表4:中国低生育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任泽平、梁建章等专家认为,要提高生育率,必须减轻育龄家庭的生育成本,而发放育儿补贴是最主要、最直接的方式。初步估算,大约需要1-3万亿左右的补贴,包括提供生育津贴、产假、托儿服务等措施。目前我国补贴力度仍不足,远低于大部分欧洲国家。

而提高年轻人低生育率需要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首先,政府可以通过提供更加灵活和完善的育儿政策,如延长产假、提高育儿津贴等,来减轻年轻夫妇的育儿压力。其次,社会可以加强对育儿家庭的支持,包括提供更多的育儿服务设施、提供育儿知识和技能培训等。此外,教育机构和媒体也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增强年轻人的生育意识,使他们更加愿意迎接育儿的挑战。最后,企业可以通过提供更加灵活的工作安排、支持员工的家庭生活等方式,帮助员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综合而言,提高年轻人低生育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母婴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