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中国首个“地面空间站”来了:可在地面模拟太空环境做实验【附航天装备技术赛道观察图谱】
瞻观前沿
2月28日,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官微发文,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联合建设的“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27日在哈尔滨顺利通过验收,这是中国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据了解,该装置可以综合模拟低温、真空、电磁辐射等九大类空间环境因素,也被称为“地面空间站”。
“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聚焦航天领域的重大基础性科学技术问题,构建我国首个空间综合环境与航天器、生命体和等离子体作用科学领域的大型研究基地,形成国际领先水平的空间环境耦合效应试验研究平台。
据了解,“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从2005年开始论证,到正式通过验收,历时18年,去年试运行以来,已经服务了国内外多家用户单位,支撑了我国多款宇航电子元器件的研发和一系列国家重大航天任务的实施,取得了多项标志性成果。
验收委员会认为,这一项目突破了空间环境模拟及其与物质作用领域的系列关键技术,项目总体建设指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关键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图源:哈尔滨工业大学
技术价值观察
较于把实验仪器设备搬到太空,“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既能节省成本、减少安全隐患,又可以根据科学问题和工程需要,设置特定的环境因素,不受时空限制进行多次重复验证,从而打造更加安全便捷的实验条件和科研手段。此外,“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的建成为构建形成我国地面物理模拟、在轨实验验证和数值模拟仿真三位一体的天地一体化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研究体系提供了核心平台。
“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位于产业链的下游环节。当前,中国航天行业上游主要分为原材料、电子元器件和配套服务,其中原材料分为新型复合材料、金属合金材料、化学动力推进材料等。中游为航天装备制造,目前中国航天装备制造主要企业为“国家队”,企业规模普遍较大。行业下游应用领域广泛,主要为电子通信、移动定位、科学观测等领域,其中电子通信领域是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础,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宏观市场观察
全国航天装备产业发展规模
2016年以来,中国航天进入创新发展“快车道”,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基本建成,卫星通信广播服务能力稳步增强,探月工程“三步走”圆满收官,中国空间站建设全面开启,“天问一号”实现从地月系到行星际探测的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根据ifind统计数据,2016-2021年中国航天装备市场规模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21年中国航天装备市场规模近150亿元,同比增速超40%。
中国航天行业竞争派系
中国航天产业发展主要有两大集团,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航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两公司均为中国航天行业发展主要参与者,旗下拥有多家航天产业链领域上市企业。
中国航天行业企业布局及竞争力评价
在航天行业,仅有航天科技旗下航天装备行业营收占比相对较少,这主要与其旗下子公司较多为主,但实际上航天科技是我国重要的航天装备生产上市央企。其他航天行业上市公司情况如下:
中国航天装备技术赛道热力图
根据前瞻产业热力图显示,我国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已经初步显现集聚特征,聚群化分布、区域分工日趋显现。目前已基本形成六大聚集区,包括环渤海、长三角、大湾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尤其是广东省成为重点发展区域。这些城市群已投入大量政策、资金、环境和人才资源用于航天装备研发,成为潜在的航天装备技术发展中心。根据热力图的分布,大湾区有极大的可能性成为航天装备技术的先导区域。重点关注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福田区、宝安区和龙华区、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等地的相关企业,以及这些地方对航天装备产业发展的投资环境和潜力市场。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航空装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