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亿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创新高,远高于实现气候目标所需减排量【附碳中和技术赛道观察图谱】

研选快讯

瞻观前沿

最新的全球碳项目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创纪录的368亿吨创历史新高,比2022年增加1.1%。远低于实现《巴黎协定》气候目标所需的减排量。强调了区域趋势的显着差异以及加大减排力度和碳去除技术的迫切需要。

加上土地使用的排放量,报告发现,到2023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约409亿吨。作者表示,这距离实现《巴黎协定》气候目标所需的大幅减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对剩余碳预算的估计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很明显,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如果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继续下去,则将升温限制在1.5°C的可能性为50%的剩余碳预算可能会减少。七年内用完,并在15年内将升温限制在1.7°C。

科学家估计,到2023年,大约一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被陆地和海洋的碳汇吸收。其余部分将进入大气,导致CO 2 浓度上升至年平均值约419 ppm(百万分之一)。科学家们预计,厄尔尼诺现象对陆地和海洋碳汇的影响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加剧,并将导致 2024年大气二氧化碳值的净增长更为强劲。

碳中和

图片来源:摄图网

技术价值观察

目前,我国碳中和产业链核心产业架构从碳排放到碳吸收大致可划分为三部分,前端加强能源结构的调整,用低碳替代高碳、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中端提升节能减排水平,包括产业结构转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及完善低碳发展机制等;后端增强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落实生产者责任制度,促进资源品的回收再利用;自然循环端加强生态碳汇,包括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增强草原、绿地、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增加碳吸纳量。

此外,碳交易作为碳中和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也发挥着积极作用。碳交易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

从二氧化碳排放量来看,处于碳中和产业链的后端,主要对碳交易市场有较大影响。

图表1:碳中和产业链

宏观市场观察

——碳排放情况

碳达峰与碳中和两者的目的与意义都是限制碳排放量。科学研究表明,过量的碳排放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以及出现极端恶劣天气。其中温室效应是最为直接且严重的问题。202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了400ppm,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比19世纪的基线升高了约1.25°C,比1981年至2010年的参考期升高了0.6°C,逼近2016年的最热纪录。因此控制碳排放量有长远且重要的发展意义。

据英国石油公司(BP)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2019年,我国碳排放量由77.1亿吨提升至98.3亿吨,稳居世界第一。2020年由于我国疫情防控得当,各行业较快复苏,碳排放量达到99.7亿吨,同比增长1.4%。2021年,受复工复产叠加极端天气频发导致的电力需求上涨,2021年中国碳排放总量再次增加,达到105.9亿吨。

图表4:2009-2021年中国碳排放总量变化趋势(单位:亿吨)

——采取“两大发展路径、三步走”发展策略

根据我国碳排放产业的分布,碳排放大部分是来自发电和工业端,其次是交通行业,而农业与商业占比较少。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可以拆分为两个部分:可避免的排放和不可避免的排放。

在不可避免的方向上,国家提出优先解决电力生产过程的碳排放,进而完成燃油车向电动汽车的转化,最终实现深度脱碳。在不能完全避免排放的领域,可通过碳捕捉、利用、封存技术(CCUS)或者通过森林、海洋进行自然吸收,最终实现碳中和。

图表7:实现碳中和的路径

从目前我国碳排放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碳中和”基本确定三步走策略,首先在2030年完成碳达峰;其次在2045年前快速降低碳排放;最后在2060年实现深度脱碳,实现碳中和。

图表8:中国“碳中和”三步走发展策略

——碳交易市场规模创新高

2012年以前,中国碳市场发展较缓慢,主要以参与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为主。随着后京都时代到来,中国开启了碳市场建设工作,对建立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作出了相应决策部署。2011年11月,中国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拉开碳市场建设帷幕。从2013年6月,深圳率先开展交易,其他试点地区也在2013年到2014年先后启动市场交易。

从我国2014-2021年碳交易市场成交量情况来看,成交量整体呈现先增后减再增的波动趋势,2021 年7月16日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达到近年来峰值。

图表18:2014-2021年中国碳交易市场配额成交量(单位:亿吨)

从我国碳交易市场的成交金额变化情况来看,2014-2021年我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额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仅在2017、2018两年有小幅度减少。2021年我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额达到了76.61亿元人民币,创下碳交易市场成交额新高。

图表19:2014-2021年中国碳交易市场配额成交金额(单位:亿元,%)

中国碳中和技术赛道热力图

中国碳中和技术赛道热力图

根据前瞻产业热力图显示,与碳中和关键技术强关联的城市集群主要集中在华南和华北地区,并且以深圳、北京市为重点发展区域,未来布局碳中和技术及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路径,极大可能性在于华南、华北地区优先导入,其中可重点关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北京市海淀区所处碳中和的相关企业,以及该地方对于碳中和的产业发展投资环境、供给市场的潜力空间。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碳中和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 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