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开始掉价,药厂采购需求减缓【附中药材行业分析】

前瞻懂行帝

1

近几个月,中药材市场没有出现往年的价、需齐涨的旺季景象,反而出现成交量不足、价格下跌的市场走势。

业内人士表示,供给端部分前期涨幅较高的中药材品种恰逢产新,对药材价格造成较大冲击和压力,而消费端市场需求不旺,对价格支撑作用不足。“目前八成的中药材价格下跌,市场消化不动,各品种走货量都不高,今年与往年旺季相比行情要差。”有亳州地区中药材从业人士称。

今年上半年中药材价格普涨,部分品种涨幅巨大,但进入下半年后,市场“熄火”,当归、党参、紫菀等前期涨幅较大的品种出现明显回落,防风、罗汉果、天花粉、徐长卿等长期价格相对稳定的品种近日也有较大跌幅。

中药材种植面积将稳定在4500万亩

在政府支持下,我国中药材种植行业发展迅猛,根据商务部在2018年6月发布的《中药材流通市场分析报告2017》,2017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466.89万亩;在《 “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中,2020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358万亩,比2017年种植面积增加了891.11万亩;在规划提到,我国在“十四五”期间要稳定中药材种植面积, 到2025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要稳定在4500万亩左右。

图表1:2017-2025年中国中药材种植面积(单位:万亩)

中药材市场成交额逐年上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来,我国中药材市场成交额逐年上升,2020年已达1664.83亿元,2021年市场交易额可达1916.2亿元,我国中药材市场成交额和中药饮片销售收入持续增长。

图表2:2015-2021年中国中药材市场交易情况(单位:亿元)

近年中国中成药产量增长放缓

2009-2017年,我国中成药产量整体呈增长态势,2017年达到最高值383.61万吨,2018-2019年中成药产量连续下降,2020年产量下降至231.90万吨。2021年中成药产量恢复增长至249.95万吨,增长幅度为7.78%。2022年以来,中国中成药产量增长放缓,2022年全国中成药累计产量为227.70万吨,同比下降3.40%。截至2023年2月末,全国中成药产量已达40.40万吨,同比上年同期下降14.8。%。

图表3:2013-2023年中成药产量规模及增长情况(单位:万吨,%)

从市场反应速度来看,中药材主要集散地安国、亳州的部分药材价格波动较产地更快,前期囤货的部分商家有部分主动降价。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中药材的价格回调属于理性回调,价格主要影响因素已经从资金推动回归市场供需。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中药材种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