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单揭晓!2023年度“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区入选者正式发布【附中国科技创新未来展望】
图源:摄图网
11月2日,2023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区入选者发布。按姓氏首字母排序分别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助理教授 Denis Bandurin、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常国庆、北京立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立、清华大学助理研究员陈翔等共35名学者,本次入选者的研究领域从计算机科学到生物医学,这份名单涵盖的领域广度前所未有,入选者研究的方向包括材料、量子、能源、医学、光学、声学、天文学、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多个能对人类生存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领域。
这 35 位杰出的年轻学者,他们不仅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更是以他们的智慧和激情,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科技创新的推动者和引领者。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是学术界的光芒,更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
这份评选,不仅是对入选者的褒奖,更是对亚洲地区科技创新力的认可。在这个崭新的时代,我们期待着看到更多年轻学者们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诞生于 1899 年,是一家历史悠久、影响力极大的科技商业化智库。自 1999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都会评选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简称“TR35”),涵盖范围包括生命科学、智能计算、新能源、新材料等几乎所有新兴技术领域。
“十四五”规划中创新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伴随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逐渐形成了强化要素、增强主体、优化机制、提升产业、集聚区域、完善环境、扩大开放、形成反馈的科技创新政策发展路径,政策措施持续迭代完善,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覆盖全面、门类齐全、工具多元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科技部关于企业科技创新下一步工作的计划
下一步科技部将联合有关部门:
固体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表示科技创新需要梦想、能力、信心和决心。杨卫认为,基础、应用两类研究在科研过程中没有本质区别,都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先进的实验手段和研究工具以及相应的研究能力。纯粹的基础研究并非“百无一用”。而应用研究往往对基础科学理论要求更高,在工程技术创新过程中,可能会衍生出重大的基础研究命题。
材料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认为科研平台很重要,研究型大学如果没有好的科研平台,很难快速进入高水平大学行列。薛其坤指出科普对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非常重要,这是我国在未来教育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科学家而言,做好科普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把深奥的科学知识讲清楚,是一种非常厉害的能力,需要科学家对知识融会贯通。积极做科普,有利于培育崇尚科学的环境和文化,提升国民素质。薛其坤希望广大青少年热爱科学、崇尚科学、选择科学、献身科学。中国的现代化需要科学强大起来,需要所有人一起努力,为科学的中国作贡献。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模式与前景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