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的晚婚时代:低学历男性终身不婚率或继续走高【附婚恋市场现状分析】
图源:摄图网
根据界面新闻报道,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副教授张现苓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盛亦男在《人口研究》上发表了题为《1990-2020年中国的婚育推迟:变化趋势与典型特征》的论文。他们利用1990-2020年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以及全国1‰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等数据,对人群进行细分,引入城乡、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等维度,研究了我国婚育推迟现象。
该论文指出,与1990年相比,2020年低学历人群在初婚市场上的劣势有所加剧,教育对部分人群初婚推迟的影响在扩大。此外,中国人口初婚时间不断推迟且推迟速度加快,晚婚特征日益明显。目前中国仍属于普婚社会,但终身不婚率可能继续上升。
论文还提到,婚内生育在中国妇女婚育中占主导地位,初婚推迟会导致育龄妇女生育推迟,对时期生育水平和妇女终身生育数量等产生影响,尤其在低生育率时代,婚育推迟可能加剧问题。
根据研究者的观点,未来,随着教育水平提高、人口迁移流动增加、就业压力加大以及个体价值观念转变,中国人口婚育推迟的趋势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尤其对于农村低学历男性等劣势群体而言,终身不婚率可能继续上升。因此,论文建议国家高度重视中国人口婚育推迟的变化趋势与典型特征,构建婚育一体化的政策支持体系,促进适度生育水平,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结婚少了,晚婚、离婚多了
从2014年起,我国结婚率(一年内结婚对数与同期人口总数的比率)持续走低,由于结婚和生育密切相关,因此我国出生人口也在持续下降。随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变得更加独立,我国的也逐渐面临和发达国家一样的难题:低结婚率与生育率的恶性循环。
20-35岁是女性生育小孩的主要时期,近年生育的一孩中,超过85%来自于这个年龄段,而随着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快速地减少,则其对应生育的小孩就快速减少。2013年以来中国结婚登记数量逐年下滑,同时离婚率不断上涨,离结比快速上涨。2020年,中国结婚登记数量813.10万对,离婚登记数量373.3万对,离结比高达45.9%。
“晚婚”现象突出。25-29岁接替20-24岁人群成为新的结婚“主力军”,高年龄层段(40岁以上)结婚登记占比大幅上升。2005-2019年,20-24岁结婚登记人数(含再婚)占比从47.0%降至19.7%,25-29岁从34.3%升至34.6%,30-34岁、35-39岁、40岁以上结婚登记人数占比分别从9.9%、4.9%、3.9%增至17.7%、8.1%和19.9%。
影响我国离婚率持续上升有多方面的因素,不是单单一个原因造成。80、90后离婚的比率远远高于70后、60后等其他年龄段人群。
从大数据来看,导致80、90后年轻人离婚的原因排在前几名的有:1、生活琐事 (34.21%);2、长期分居(占30.16%);3、感情基础薄弱(8.31%),而出轨、性格差异、家庭经济却排在离婚原因的后面。
专家解读当前婚姻状态
针对以上婚姻存在的种种问题,产生结婚率下降、晚婚和离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前瞻根据《中国婚姻报告2021》总结了任泽平博士的部分观点,具体如下:
女性担心结婚会拉低生活水平是“不婚的”主要因素
随着社会发展,一方面新一代女性更加追求独立自由,认为婚姻是束缚。她们的自我意识很强,她们不愿意依附别人,希望靠自己的努力享受独立自主的生活。并且,从小看着母亲的生活在结婚后就被家庭所束缚,失去了自我抉择的权利,对她们来说婚姻象征着妥协;所以婚姻不是一件轻易会做的选择。
智联招聘日前发布的《2021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关于未婚职场人不打算结婚的原因,64.1%的女性受访者表示“婚姻不是必选项”,其次是占比43.5%的“担心因结婚而降低生活质量”。
杭州市总工会特聘婚恋专家、浙江省心理健康促进会成员凌子觉得,谈恋爱没有早晚之分,但年轻人可以多谈恋爱,在恋爱中学习如何经营两性关系。凌子指出,现在婚姻问题多,很大一个原因是没能先谈好恋爱。“有些人因为年纪到了,就不得不进入婚姻,但两个人可能恋爱还没谈清楚,婚后没有能力经营好关系,不会好好沟通,导致婚姻生活出现很多问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张晓兵看来,要从三个方面减少年轻人对婚姻的困惑甚至恐惧。第一,要加强婚恋教育。一方面,要将婚恋教育纳入中高等院校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树立理性健康的婚恋观。另一方面,要引导家长尊重孩子的婚恋选择。第二,帮助年轻人解决婚恋中的实际困难。第三,促进更加平等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婚庆产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