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直降40%!特斯拉已经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减重超10%【附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分析】

温杨洋

1

图源:摄图网

9月27日,根据报道,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生产的特斯拉Model Y车型的后底板总成系统已成功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实现快速铸型。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结构与热管理系统经理崔海伦介绍称,一体压铸后底板车型将原本散件集成为一个零件,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相较于传统方式,车身系统的重量减轻超过10%。此外,优化的结构设计和材料回收利用使得一体压铸后底板总成系统的成本降低了40%

早在2020年9月,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就首次宣布将一体化压铸技术应用于Model Y后车身底板的生产,并计划逐步使用2-3个大型压铸件替换370多个结构件。据悉,一体化压铸是汽车铝合金零部件的主要加工形式,技术上实现了在零部件尺寸和应用部位上的重大突破。它具有高原材料利用率、节约人力成本和高生产效率等优势。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需求规模分析

根据中国汽车协会数据显示,2016-2022年我国汽车产量总体呈现波动下降的状态。2020年后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汽车产销量有所增加,其中2022年中国汽车产量为2702.1万辆,同比增长3.6%。

图表12:2016-2022年中国汽车产量情况(单位:万辆)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从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营业收入表现来看,近年来受车市销量低迷影响,自2018年起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增速放缓,2018年全年零部件企业营收出现下滑现象。2020年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3.63万亿元,同比增长1.55%。但在政策推动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营业收入仍保持增长态势。经初步统计2022年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业收入为3.88万亿元,同比增长3.63%。

图表13:2016-2022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单位:万亿元,%)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受益于国内外整车行业发展和消费市场扩大,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未来几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快速增长期将结束,更加趋向于稳健发展。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为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行业长期向好势头不变,随着技术创新,我国国内零部件配套体系逐步与世界接轨,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至2028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4.8万亿元。

图表17:2023-2028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万亿元)

民生证券分析师方竞认为,随着一体压铸工艺的成熟,一体压铸产品有望从后底板产品拓展到前舱、中底板、电池托盘等相关零部件。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一体化压铸技术凭借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优点,或将加速其市场下沉,相关渗透率正处于快速攀升阶段,市场规模有望逐步扩张。”

科方得投资执行总裁张晓兵认为,国内一体化压铸技术发展较为迅速,目前已经具有一定的实力和规模。“但国内一体化压铸技术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难点,如:技术要求较高、研发成本高等。此外,在基础材料、生产技术等方面与国外厂商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在这些方面加强创新研发和投入。”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