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互联网教父高度评价华为手机5G技术:与美国相比,华为5G更加先进【附5G经济产出预测】
(图片来源:摄图网)
随着全球5G网络的建设不断推进,5G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各国争相关注的焦点。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5G技术提供商,一直致力于推动5G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在上海2023ESG全球领导者大会即将召开之际,美国互联网教父凯文凯利对华为手机的5G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与美国的5G技术相比,华为的5G技术更加先进、便宜且稳定,他对华为5G的前景充满信心。
上周,华为官方微信账号引用了全球知名咨询机构GlobalData发布的2023年《5G RAN竞争力评估报告》。该报告对RAN设备商在AAU、RRU、毫米波、BBU和能效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全面评估,结果显示华为凭借其领先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成熟的商用案例,在连续五年中蝉联第一。
凯文凯利的评价对于华为来说无疑是一种肯定和鼓励。作为互联网界的重量级人物,凯利的言论不仅具有影响力,也代表了国际社会对华为5G技术的认可。他的评价强调了华为5G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提到了华为5G技术的成本更低。这对于全球推进5G发展、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国家和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参考。
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5G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我国的5G网络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还在5G终端设备、应用场景和创新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5G基站市场,5G终端设备的销量也居全球前列。同时,我国在5G应用方面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创新场景,涵盖了智能制造、智慧城市、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多个领域。
——5G行业发展迅速,我国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于2012年开始进行5G研究。2013年,工信部、发改委等部门联合成立IMT-2020(5G)推进组,负责统筹推进5G相关工作。2016年,工信部正式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广电四家企业发放了5G商用牌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首批建设5G网络的国家。2021年7月,工信部联合九个部门发布了《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为未来三年的5G应用发展指明了方向,开启了5G应用繁荣发展的新篇章。相比于以往的1G、2G、3G、4G,中国在5G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5G基站天线市场规模:目前已达198.45亿元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5G基站建设处于初期阶段。为了满足5G信号的覆盖需求,主要建设的是宏基站。根据测算逻辑,每个宏基站需要使用3副5G天线,每副天线的成本约为2500元。因此,根据5G基站数量乘以3再乘以2500,可以得出截至2022年的市场规模约为198.45亿元。
——5G产业经济产出预测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5G发展和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2022年)》,预计2022年5G将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45万亿元,间接带动总产出约3.49万亿元,相较于2021年增长了12%和3.25%。
根据工信部《“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的数据,2020-2025年,中国信息通信行业的年均增速目标为10%。考虑到5G通信市场增速高于整体信息通信行业增速,因此预测2023年5G产业的直接经济产出增速为15%,间接经济产出增速为5%。根据这个预测,2023年5G产业的直接经济产出将达到16675亿元,间接经济产出将达到36645亿元。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指出,5G技术的建设和应用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测算,从2020年到2025年,5G商用将带动超过8万亿元的新兴消费。同时,5G网络的建设投资具有回收期长、带动性强、回报率高等特点,有助于稳定国内投资环境。预计到2025年,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同时带动相关投资超过3.5万亿元。
除了对经济的影响,5G技术的发展还将促进就业创业。预计到2025年,5G技术将直接创造超过300万个就业岗位。这将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进一步推动就业市场的发展。
综上所述,5G技术的发展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将带动新兴消费的增长,稳定国内投资,还将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并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加快推进5G技术的建设和应用,对于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5G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产业链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