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目标!上海嘉定区:力争到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附智能汽车行业市场分析】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热门领域,各国纷纷加大力度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作为中国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城市之一,上海市嘉定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并制定了《嘉定区建设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高地行动方案》。
在8月22日举行的“高质量发展在申城.嘉定区”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嘉定区委书记陆方舟表示,当前,嘉定区正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和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加快推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该行动方案的目标是到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嘉定区将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智能网联汽车企业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其次,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吸引更多的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进驻嘉定区,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突破和创新。同时,嘉定区还将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供人才支撑。
智能汽车是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处于协同式智能交通与自动驾驶阶段;到2025年之后将处于智慧出行阶段。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价值链分布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包括激光雷达、车载摄像头、车载芯片等核心零部件的生产;中游则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制造,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的制造;下游则是智慧交通、出行服务、物流服务等领域的应用。
从毛利率的角度来看,目前上游的激光雷达和车载芯片的毛利水平相对较高,其中激光雷达的代表性上市公司的毛利率高达60%。而中游的汽车制造环节的毛利水平较低,附加值也相对较低,这反映出产业重心应该向上游的核心零部件转移。
这一情况表明,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中,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具有较高的利润潜力,而汽车制造环节的利润较低。因此,产业发展应该注重加强上游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以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利润水平。同时,下游的应用领域也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以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化应用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智能汽车产业园分布
目前,我国规模以上的智能汽车产业园区共有22个,分散在湖北、北京、江苏、上海一带,全国范围来看,我国智能汽车产业园聚集度尚低。
现在的“汽车嘉定”已布局汽车软件园、汽车芯片园,计划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实现了协同创新,并在汽车芯片国产化方面做出了新的贡献。未来的“汽车嘉定”将致力于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通过应用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并进一步优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系统,加强协同创新,不断扩大规模和创新成果,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