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日本团队研发出高导电性的固态电解质【附固态电解质技术分析】

温杨洋

1

图源:摄图网

7月23日,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等机构参与的团队最近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宣布研发出了一种高导电性的固态电解质,被称为“锂超离子导体”。通过这种新型电解质,使全固态锂电池特性有了显著提升。

据东京工业大学发布的公报,研究人员制造了一种膜厚度为1毫米的钴酸锂正极。这种正极的单位面积容量提高了1.8倍,达到了迄今为止全固态电池的最大值。而新材料的离子电导率显著提高的原因是因为新材料呈现出复杂且非常不规则的元素分布。研究显示,新材料中锂离子移动时的能量势垒仅为原导体的一半,这才显著提升了全固态锂电池特性。

东京工业大学表示,这项成果将为纯电动汽车、智能电网等领域使用的下一代蓄电设备的研发带来新的方向。

全固态电池三大技术路径

目前,全固态电池分为三大技术路径,分别是聚合物全固态电池、氧化物全固态电池和硫化物固态电池。

旺财锂电 图表4:三大全固态电池优劣势对比分析

固态电池商业化仍需时日

不过,目前全球固态电池技术还不成熟,固态电池存在固-固界面接触难题,内阻较大,循环性能、倍率性能差。

图表5:固态电解质与液态电解液的电导率对比

同时,固态电池加工工艺流程较多,存在加工工艺难度大的问题。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对生产环境要求苛刻,需隔绝水和氧气,加工工艺和大规模量产技术尚未解决。另一方面,固态电池生产成本多为生产过程成本。根据国际新能源网数据显示,固态电池生产过程成本占比超50%,而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过程成本仅为20%-30%;银碳层大规模生产所需的贵金属纳米银成本较高。因此,要实现固态电池商业化仍需时日。

图表6:固态电池工艺流程

图表7:固态电池存在的问题分析

中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李兴伟:固态电池是电池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长寿命等优势。但目前仍存在技术难题,如固态电解质的稳定性和固态电池的制造成本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七虎:固态电池是电动汽车领域的关键技术,有望实现电池能量密度的大幅提升和充电速度的大幅提高。预计固态电池将在未来10年内实现商业化应用。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