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摄入量内安全!世卫组织:阿斯巴甜可能致癌【附甜味剂行业分析】

阿斯巴甜

图片来源:摄图网

阿斯巴甜,一种广泛使用的人工甜味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甜蜜。它的甜度高、热量低,成为减肥和控制血糖的理想选择。然而,近年来,关于阿斯巴甜的安全性争议不断。有研究表明,长期摄入阿斯巴甜可能与一些健康问题有关。我们需要更多科学研究来确保其安全性。对于个体而言,适量使用阿斯巴甜是安全的,但过度依赖它可能会带来潜在风险。在享受甜蜜的同时,我们也要保持理性和谨慎。

近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粮食及农业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发布了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结果。IARC引用了对人类致癌的“证据有限”,将阿斯巴甜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IARC 2B组),JECFA则重申了40mg/kg体重的可接受每日摄入量。

JECFA的结论是,评估的数据表明没有足够的理由改变先前确定的阿斯巴甜每日可接受摄入量(ADI)0-40毫克/公斤体重。因此,委员会重申,一个人每天的摄入量在这个限度内是安全的。例如,假设没有从其他食物来源摄入,一罐含有200或300毫克阿斯巴甜的无糖软饮料,一个体重7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消耗9-14罐以上才能超过可接受的每日摄入量。

甜味剂被广泛应用于下游饮料、烘焙食品等,由于甜味剂被人体摄入后不参与代谢过程,不产生热量,因此多作为代糖物质产生增甜的效果,下游无糖饮食的走红无疑推动了上游代糖市场的发展。

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我国批准使用的甜味剂分为合成甜味剂、天然甜味剂和糖醇类甜味剂,其中合成类以甜蜜素、阿巴斯甜、安赛蜜等为主;天然类以甜菊糖苷为主;糖醇类以木糖醇和赤藓糖醇为主。

图表4:主要甜味剂的分类及介绍

近年来我国国民成人超重肥胖率整体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成年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达到了34.3%和16.4%。

图表1:2002-2020年中国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单位:%)

2019年7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健康中国行动计划(2019-2030年)》,提倡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g,同时提倡选择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代替蔗糖生产的食品和饮料,我国代糖市场的发展将加速前进。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我国甜味剂产量近年来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19年,其产量达到20.9万吨,较2018年增长11.17%。

图表5:2015-2019年我国甜味剂各细分品类产量情况(单位:万吨)

在健康意识增强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无糖饮料市场仍将继续扩大。根据中科院预测,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将保持较快速度增长,预期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近277亿元。

图表5:2021-2027年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专家小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表示,目前支持阿斯巴甜与患癌症之间存在联系的证据并不令人信服。该组织表示,如果每天摄入量不超过每公斤体重40毫克,那么摄入阿斯巴甜是安全的。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建议的每日摄入量略高,为每公斤体重50毫克阿斯巴甜。世卫组织营养与食品安全司司长弗朗西斯科·布兰卡也表示,根据体重,一般成年人每天要喝9至14罐含阿斯巴甜的碳酸饮料才会超标,可能面临健康风险。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甜味剂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