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头条:2022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发布,鱼可以认得镜子中和照片里的自己
专访鄂维南:中国AI发展亟需有效顶层设计,推动原始创新
2月24日,在2023全球人工智能开发者先锋大会召开前夕,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上海算法创新研究院院长鄂维南在接受澎湃科技(www.thepaper.cn)专访时表示,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存在跟风,中国目前仍然缺乏原始创新的环境和生态,尚未形成原始创新的文化。从国家层面来讲,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建立有效的顶层设计,这是核心问题。这一顶层设计要能够打破壁垒,推动原始创新,促进数据流通,让更多数据被有效运用起来。
首款国产3CL抗新冠病毒创新药上市
2月26日上午,首款国产3CL抗新冠病毒创新药先诺欣上市会,在海口、北京、上海、广州4地同时召开。超过600位呼吸、感染、急诊、重症领域专家现场参会,共同探讨先诺欣的研究数据、临床价值、3CL靶点优势等议题。在新冠患者的临床治疗方面,与会多位专家达成共识:让脆弱人群能在“黄金72小时”内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减少危重症以及死亡率。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名单公布
根据《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粤科规范字〔2022〕12号)和《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通知》(粤科函产字〔2022〕406号),经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现认定广东省产业数字化转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877家工程中心为2022年度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单见附件)。
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园启动
2月26日,第六届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国际产业人才大会暨U30中国创业先锋大会在广州番禺举行。大会启动了大湾区首个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园。2022年11月,《科技部 教育部关于批复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的函》公布,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推荐的生物医药与新型移动出行未来产业科技园成功入选未来产业科技园试点及培育名单。
马来西亚探讨大学日常纳入远程教学
马来西亚高教部长莫哈末卡25日称,该部正在探讨将大学生半数学时改为远程教学,以节省学生开支,减轻其就学经济压力。这位部长说,政府正在研究将大学学制由四年改为三年,而三年中又安排一年半在家远程教学。如果这一计划被认为可行,会在政府管理的大学中首先试行。在莫哈末卡看来,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大学生的学费及就学期间生活开销,相应减少学生毕业后的学贷偿还压力。他还认为,这样可缓解大学宿舍和教学设施不足的问题,利于大学招收更多学生。
总投资38.69亿元!又一重大水利工程开工
2月26日,云南省腾冲灌区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是水利部2023年重点推进的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总投资38.69亿元,工期48个月。腾冲灌区主要建设内容为水源工程和输排水工程。水源工程主要为新建地盘关水库,水库总库容6643.5万立方米,设计供水量7953.5万立方米;输排水工程主要为新建13条骨干输水渠系,总长227.83千米,续建配套渠系25条,长度246.23千米,改造排水沟渠3条,长度25.985千米。
2022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发布
2月25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2022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发布会在京召开。发布会上,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陈俊峰宣布了2022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国内首家SMA脊柱侧弯诊治中心今成立
2月26日,中国国内首家SMA(全称:脊髓性肌萎缩症)脊柱侧弯诊治中心在上海市罕见病诊治中心——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以下简称上海新华医院)成立。今后,这一类患者将享受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绿色通道服务,在骨科、呼吸科、神经内科、麻醉科等多学科诊疗团队的支持下,他们的生活质量将能得到大大改善。
攻击癌症细胞:脂质纳米颗粒有望“大显身手”
在应对新冠肺炎的鏖战中,脂质纳米颗粒(LNP)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引发极大关注。英国《自然》杂志网站2月22日报道指出,除用于研制新冠疫苗,LNP还可应用于治疗癌症等疾病,不过科学家们仍面临着降低其毒性,以及将其输送到人体内合适器官等难题。
蘑菇可制造超轻材料用于研发运动设备和防弹衣等
芬兰科学家揭示了木蹄层孔菌拥有非凡的机械性能和超轻“体重”背后的秘密。结果显示,这种蘑菇复杂的结构可被模仿,取代塑料制成超轻的高性能材料,用于研制运动设备和防弹衣等。相关研究刊发于2月22日出版的《科学进展》杂志。
小行星“龙宫”样本富含有机物
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内的国际团队,首次对日本“隼鸟2”号飞船采集到的小行星“龙宫”表面的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样本拥有丰富的有机分子。最新发现表明,来自太空的有机物质储藏了地球生命所必需的化学成分。相关研究刊发于2月23日出版的《科学》杂志。
我国科研人员为氧化镓晶体管找到新结构方案
2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微电子学院龙世兵教授课题组联合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加工平台,分别采用氧气氛围退火和氮离子注入技术,首次研制出了氧化镓垂直槽栅场效应晶体管。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分别在线发表于《应用物理通信》《IEEE电子设备通信》上。
我国科学家研发逐级悬浮打印技术
组织/器官的体外功能化重建是生物制造领域长期以来的努力目标。然而,组织器官的外部复杂结构和内部精细特征(如血管等)的耦合构建仍极具挑战。近日,清华大学机械系熊卓副教授、张婷副研究员课题组研发了一种逐级悬浮3D打印(Sequential Printing in a Reversible Ink Template, 简称SPIRIT)技术,能够实现具有复杂外部结构和内部血管网络的组织器官快速构建,并成功打印了含可灌注血管网络的心室模型,有效拓展了常规挤出3D打印的技术边界,有望加速工程化组织器官在医学领域的转化应用。
鱼可以认得镜子中和照片里的自己
镜子测试——指测试动物是否有能力分辨自己在镜子中的镜像。实验通常通过在动物身上放置标记,然后观察其能否通过镜子注意到标记。尽管备受争议,但直至如今通过镜子测试也仍被作为拥有自我意识的有力佐证。多数猫、狗和人类婴儿以及一些猴子无法通过测试,但是另一些被认为聪明的动物,比如猩猩、海豚、大象,则能够通过测试。但如今,一篇2月6日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的报告说,一些鱼能够在照片和镜子中认出它们的脸。此项研究表明,自我意识在动物中的存在可能比科学家曾认为的广泛得多。
大脑中的长程共振模式被揭示
科学家用超高场MRI 以每秒26张图像的分辨率拍摄了大鼠镇静、轻度和重度麻醉状态下大脑的自发活动,并制作成视频。分析发现,类似于交响乐中不同乐器的叠加,大脑中存在几个覆盖广泛的驻波,它们以不同时间尺度和波长振荡,叠加产生可被观察的宏观模式。其峰值分布在不同的皮层和皮层下结构中,形成功能网络。当所处状态相同时,大鼠大脑中的这些宏观模式表现非常一致。麻醉会减少共振驻波的数量、频率和持续时间,这也暗示,在一些精神疾病中,大脑活动模式改变可能是由于某种共振模式的缺失,因此如果我们找到办法刺激特定的共振模式,就有可能找到治疗某些精神疾病的方法。
座头鲸正在改变求偶策略:从歌唱到为爱而战
澳大利亚东海岸的座头鲸曾经因为捕鲸业近乎消失,但在大范围禁止捕鲸后,其种群数量渐渐恢复到了捕鲸开始前的水平(超过20 000头)。近期,发表在《通讯·生物学》(Communications Biology)的一篇研究发现,随着种群数量的增长,这些雄性座头鲸正在改变求偶策略,放弃通过唱歌来吸引配偶。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