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尽脑汁罚款,1年进账千亿,印度政府为何不在乎搞砸营商环境?

黄琨

一般的政府,收入靠国债,靠国企,靠经济发展增加税收,而印度政府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捞偏门”方法。

近日,印度反垄断监管机构竞争委员会宣布,因为谷歌在安卓操作系统上的垄断行为,对其罚款133.8亿卢比,约合1.62亿美元,11.8亿人民币。

具体来说,就是谷歌在安卓手机中预装了全套谷歌APP并且不能卸载,导致其软件服务在市场上具有了“显著的竞争优势”。

竞争委员会要求,谷歌必须允许智能手机用户卸载应用程序,以及给予他们选择其他搜索引擎的权利。

其实谷歌被罚款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而且论罚款金额,最多的也不是印度,而是欧盟。

近几年来,欧洲国家一直将谷歌视为美国侵犯欧洲互联网主权的“急先锋”,对其大肆打击。

尤其是在“反垄断女沙皇”玛格丽特·维斯塔格担任反垄断专员期间。

欧盟在2017年,以谷歌利用搜索引擎垄断地位为自家比价服务引流为由,开出24亿欧元的重罚。

在那之前,全世界最重的反垄断罚款是2009年美国对英特尔的10.6亿欧元罚单。欧盟这一下把数额翻了1倍,一时间,跨国互联网公司风声鹤唳。

然而这还没完。

2018年,欧盟又以谷歌给安卓手机预装APP为理由,开出了高达43.4亿欧元的天价罚单,震惊全球。

看见了吧,印度还真不是第1个这么干的。

不过,都是罚款,到印度身上往往就会显得格外的“与众不同”,特别的受关注。

首先,作为一个在印度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谷歌现任CEO桑达尔·皮查伊一直被视作印度人在硅谷的“门面”。印度政府这回“六亲不认”的罚款,着实落了他的面子。

更重要的是,印度近几年以各种名目对外国企业罚款的事件,实在是太多了。

先来看看,就这1年内,印度政府罚了外资企业多少钱?

去年12月,印度财政部税收局对全印手机制造商和分销商进行了一次重大打击。其中,对来自中国的企业小米、OPPO、一加、富士康等在印度的办公室和制造厂进行了突击搜查。

今年1月份,印度财政部指控小米印度公司逃税,开出了65.3亿卢比(约5.5亿元)的罚单。

4月,印度相关部门对小米以涉嫌违反外汇管理法为由扣押小米在印度的资产,涉及金额高达555.13亿印度卢比(折合人民币48.06亿元)。

5月底,印度企业事务部收到“匿名举报”,宣称在印度经营的几百家中国企业都存在着问题,要进行调查。其中包含了华为、中兴、vivo、OPPO等知名企业,同时还有许多名气不是那么大的中小型企业。

7月7日,印度执法局又在全国44个地点突击搜查中vivo及其他相关公司,声称要调查其是否从事所谓洗钱活动。vivo在印度的119个相关银行账号被封锁,约3.9亿元人民币资金被冻结。

7月13日,印度财政部发表声明称,OPPO“错误地对部分用于生产手机的进口产品使用关税豁免”,逃避关税近439亿卢比(约合38亿人人民币),“已向OPPO印度公司发出通知,要求其缴纳税款”。

除了中国厂商以外,5月,竞争委员会还对亚马逊的2家合作卖家发动突击检查,指控其违反竞争法,罚款20亿卢比,限45天交齐。

上面这些罚款、冻结的金额零零总总加起来超过千亿卢比了,用2021年印度财政收入19.76万亿卢比去算,占比已经达到5%,谁来不得夸一句“生财有道”?

而这只是过去不到1年里,印度政府通过各种名目揽的钱。往前数,更是战绩彪炳。

2008年,印度税务部门给微软开了张70亿卢比的“罚单”。

2013年,印度税务部门向诺基亚开出208亿卢比的罚单,理由包括“偷逃税”和“过分、令人无法接受、与公平竞争和管理标准不符”的行为。

最夸张的是,2007年,和记黄埔(现属长和)把旗下印度移动通信业务的股权出售给沃达丰,由于这笔交易是在海外进行的,和记黄埔认为自己不需要向印度缴税。

结果时隔10年,印度税收部门向长和发出评税令及罚款令,向和电国际追收合计3223亿卢比的罚款,理由是印度政府认为,这笔交易涉及到印度资产,印度有权收税。

虽然长和最终也没有缴这笔钱,但恐怕也很难再进印度市场了。

全世界那么多国家,关系错综复杂,有支持自由贸易的,也有推行保护主义的,但再怎么严厉的保护主义,高关税、高补贴见得多了,罚款也有,但罚款罚得这么肆无忌惮的,印度还是头一家。

不得不说,印度这么做,有理由,也有底气。

印度的殖民主义经历,形成了印度非常独特的财富和外资观念。

印度可能是世界上对“外来的东西”最为警惕的国家。很多印度人认为,印度的贫困是殖民者掠夺的结果,进而认为世界上的很多财富,也是直接或间接源自对印度的剥削。

所以在印度,一听说外资退出时挣了很多钱,很多人在心理上就受不了。

这种排外心态实际上在不少有过被殖民经历的国家族群中都有,包括中国。但是中国人民通过长期的自主斗争,成功实现了独立和富强,更加具有民族自信,对于外资也没有那么敏感了。

而印度如今腾飞的经济,活跃的市场,以及形似过去中国的产业现状,都是印度政府的底气所在。

以互联网为例,2011年,印度的互联网普及率约为10%,1亿多人刚刚通过网络接触外面的世界,但2015年,就有26%的印度人可以上网,3.1亿的网民人数是4年前的3倍。

2016年莫迪上台,推出了雄心勃勃的“数字印度”计划,包括一些非常激进的举措。

首先是创建Aadhar,这是一个基于人口统计和生物特征数据的12位唯一身份号码。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生物识别系统,目前已经拥有超过13亿用户。

其次是在印度建立统一支付接口 (UPI)。UPI在印度储备银行的监管下,依托银行系统,可以在移动平台上实现银行账户之间的即时资金转账。2021年10月共处理交易42亿笔,较上一年同期增加了100%以上。

与此同时,莫迪政府还提出了“Made in India(印度制造)”的政策,以手机制造产业为突破口进行工业化。

借此,电信公司Reliance Jio在2016年左右推出了廉价移动数据计划,推行极其低价的智能手机和网络套餐,引爆了印度移动互联网产业。

1

据富兰克林邓普顿统计,2019年左右,印度的互联网普及率和中国2012年左右水平相当,印度的电子商务普及率也接近中国2011年的情况。

而2011-12年,中国互联网产业是什么样一番光景?可以说是爆发前夕,前途无量。

从那时起,网约车、共享单车、外卖之类的移动互联网风口骤兴,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资本疯狂烧钱,用户极致享乐,说是中国互联网产业的黄金时代也不为过。虽然有的后来被证实是伪风口,但当时的繁荣却是实实在在的。

从数据来看,印度似乎也来到了这个节点。

这也是印度政府敢于给谷歌开罚单的原因,想吃这块蛋糕,就乖乖交罚单。

对于中国手机厂商而言,当下的情况也是如此。据多方数据,2021年,印度市场智能手机销量1.6亿部左右,位于全球第2。

这个数字虽然比中国市场的3.29亿部差了一半,但是这只是绝对数量。

而从增量来看,中国手机出货量在2021年只同比增长了1.1%,几乎处于日薄西山的停滞状态。相反,印度市场较前1年增加了12%,朝气蓬勃、欣欣向荣、风华正茂。

2

不仅2021年,在疫情前的几个年份,印度手机市场也多次取得了双位数的增长。

一个增量市场对于企业来说才是有意义的,存量市场的内卷,只会把品牌缠入红海的漩涡,让人筋疲力尽。

中国厂商愿意为了光明的未来,忍受一些暂时的敲诈。

不过对于企业来说,这种忍耐不能无底线。在对成本和未来预期作出综合考量后,有的企业只能灰溜溜地退出印度市场。

去年年底,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戈亚尔称,从2014年至2021年,共有2783家跨国公司关闭其在印度的子公司或办事处。考虑到印度只有大约1.2万家仍在经营的“活跃”外企,这个数字并不少。

其中不乏一些赫赫有名,并且在印度已经投入大量资源的国际品牌。

像是麦德龙,在印度已经苦苦经营了20年,最终却只能以大约17.5亿美元的价格将其挂牌。

扎根更久的福特,在去年9月决定停止在印度生产传统汽车,今年5月进一步宣布,放弃在印度生产用于出口的电动汽车。

如今,这个名单上又多了一个名字——荣耀。

今年7月,荣耀CEO赵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已撤出印度,将采取更稳妥的方式开发印度市场。

印度政府的年度报告也显示,形势很严峻。该报告称,每年在印度注册的跨国公司数量,从2014财年的216家下降到2021财年的63家,而“活跃”外企在所有注册外企中所占的比例,从2014财年的80%下降到2021财年的66%。

2021年,在全球FDI数量飙升77%的情况下,印度2021年FDI的流入却下跌了26%。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投资趋势报告指出,在发展中国家里,FDI主要流向东亚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这里或许不得不佩服苹果CEO库克的眼光

——在中国厂商心心念念印度市场时,库克2016年后就再也没去过印度。

前瞻经济学人APP 产业观察组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

[1]《2022-2027年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指南、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参考资料:

[1]《超500家中资企业被捶,印度就是跨国公司的坟场》,智谷趋势

[2]《印度“大手笔”查税,其背后动机为何?》,中国网

[3]《两千多家外企选择“跑路”,他们为何对印度失去兴趣?》,环球时报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