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消费骗局,被河南人戳破了

Emma Chou

1

今年最后一个浪漫节日七夕情人节刚刚过去,各种奇葩礼物在豆瓣劝分小组疯狂上分,十万小红书女孩在线鉴定“一克拉活口钻戒”。

情侣秀恩爱的故事花样百出,翻车路子却千篇一律。事情起于一名刚被求婚的小红书博主本着欲扬先抑的手法分享喜悦,“攒了一年钱买下钻戒”“活口钻戒好硌手”“男孩子结婚成本好高,一千一晚的酒店”。

没想到评论区却质疑假货,一些小珠宝商家或者相关从业者表示真钻戒绝不会是活口,一眼看出就是莫桑石等,随后升级为口水仗,结果是女生发帖称已分手并起诉部分网友。

其实,近年来,加诸在钻石身上的爱情、婚姻的光环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尤其是在DR一生只送一枚钻戒营销翻车后,“智商税”更是常年争议的点。

更何况,钻石正面临一场大危机!

钻石祛魅:李逵打不过李鬼

很长一段时间,天然钻石是高贵的象征,假钻石是要受到鄙视、口诛笔伐的,而近几年人造钻石却行情看涨,让外行人多少有点摸不清有何区别。

其实很好区分,常说的真钻石是由天然金刚石经琢磨而成,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假钻石多指锆石和莫桑钻,化学成分是立方氧化锆和碳化硅,业内称之为仿钻产品,而人造钻石则以真钻石为种子,在实验室培育而来,业内称为培育钻石、合成钻石。

1

所以,本质上,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一样,都是真钻石,只不过在高科技之下,原本上亿年漫长岁月才能形成的钻石几天就被造出来,纯度、颜色等还能更胜一筹。(为阅读方便,本文人造钻石指培育钻石)

围绕两者还创造了不少段子,“戴比尔斯:天然钻石有杂质,才是身份的象征!义乌老板:这还不容易,杂质加进去完事。”“人造钻石与天然钻石的唯一的差别是?人造钻石更完美!”

真钻石遇冷,人造钻石受追捧,这一逆转是近几年出现的神奇一幕。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钻石需求依旧旺盛,2015-2019年,全球钻石珠宝销售额从735亿美元逐年长至79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2%。2020年受疫情影响有所下滑,全球钻石首饰销售额下滑至了680亿美元;2021年迎来报复性消费,销售额反弹至840亿美元,同比增加了23.5%,保持着2020年前的增速范围。

但是,全球天然钻石无论是产量还是销量,却一路下滑,产量从2017年的15200万克拉下降到2020年的11100万克拉,销量更是从2017年的15400万克拉一路下滑至2020年的10800万克拉。

天然钻石神话的主要推手——戴比尔斯首当其冲,从2017年开始,其裸钻业务销售额持续下滑,到2020年,全年钻石销量下滑27%,至2270万克拉,平均钻石价格下滑3%,至每克拉133美元。

天然钻石的消费需求转移到人造钻石上来,这其中有两大关键原因。

第一是赋予人造钻石与天然钻石平起平坐资格。2018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决定将“自然”一词从钻石的定义里删除,把实验室培育钻石归为钻石大类;2019年,国际权威珠宝鉴定及分级机构GIA也宣布,使用“实验室培育钻石”替代“合成钻石”。

这意味着钻石界认可了人造钻石与天然钻石等同的地位,天然钻石商家再也不能以“天然”作为最大卖点。这也让戴比尔斯成了笑话,曾经为了维护自己“正统”地位,不惜斥巨资研发专门鉴别人造钻石和天然钻石的仪器。

第二是人造钻石与天然钻石价格差不断拉大,让消费者倒向人造钻石。

根据贝恩公司数据,培育钻石零售价占天然钻石价格比例由2019年的50%下降至2021年的30%;批发价方面,2019、2020年培育钻石占天然钻石价格比例均为20%,2021年则下降至14%,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之间价格差距在扩大。

1

具体来看,1克拉培育钻石价格为8000-15000元,品质中等的裸钻1克拉价格在3万-5万元,在采用天然钻石相同一套标准下,其价格是4C天然钻石的10%~40%左右。

瞄准空隙的人造钻石,火力全开。

培育钻石的产量在不断上升,2018年全球培育毛坯钻产量144万克拉,2019年600万克拉,2020年700万克拉,渗透率的增长速度相对可观,对应渗透率1%、4.1%、6%,CAGR高达70%。

1

而在天然钻石最大的消费市场——美国,培育钻石销售正在持续攀升,并开始从时尚领域渗透至婚庆场景。2022年5月,天然钻石婚戒销量下降19.7%,而培育钻石婚戒销量同比增加73%。

市场反馈热情,让曾经看不起人造钻石,视之为“异端”的珠宝巨头们也坐不住了,施华洛世奇、戴比尔斯纷纷开始布局培育钻石领域,不过态度不一。

施华洛世奇本身就被戏称“卖玻璃”,卖人造钻石也不意外,而常年掌握天然钻石话语权的戴比尔斯多少心有不甘,虽然顺应潮流推出了相关子品牌,但死守人造钻石“只做饰品,不做婚戒”。

2021年5月,全球最大珠宝商之一潘多拉重磅宣布,将停止使用开采的钻石来制作珠宝,新产品将转向使用实验室生产的人造钻石。

1

而国内刮起人造钻石风潮则是从2014年开始,金刚石行业开始转型消费级人工宝石:2015年9月,豫金刚石48亿定增案出炉,主投宝石级钻石项目;同年,黄河旋风募资3.3亿元,用于建设国内首条无色大单晶钻石和片状大单晶金刚石生产线;2016年,力量钻石也加入战场,前不久宣告拟募资40亿扩充5倍产能 。

进入2021年,人造钻石概念彻底引爆了,相关公司股价坐火箭,一路猛涨,从业公司的最新业绩预告显示,中兵红箭、力量钻石、黄河旋风2022年上半年均实现同比超100%增长。

1

机构纷纷看好,财通证券研报认为,目前全球培育钻石渗透率仅4%,与天然钻价格差异扩大后性价比优势凸显,下游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

浙商证券喊出了“下一个新能源汽车”的口号。浙商证券指出,培育钻石行业持续高增长,接近10%拐点,相当于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预计2022-2025年全球培育钻石原石需求从143亿元增至313亿元,复合增速35%,行业至2025年供不应求。

今年以来,国内珠宝品牌纷纷加快布局,其中,曼卡龙旗下培育钻石品牌慕璨入驻天猫旗舰店;豫园股份旗下培育钻石品牌LUSANT露璨旗舰店在上海开业;潮宏基旗下Venti推出培育钻石系列珠宝;小白光去年开始全国布局体验店,已有13家线下实体店。

美国人的浪漫爱情,河南老乡拿捏了

关于钻石,互联网上曾广为流传过一个说法,美国人要花一年工资才买得起一枚求婚钻戒,才能抱得美人归,现在,美国人要感谢河南老乡了。

“科学说,钻石和煤,本质都是碳;女人说,不!那是浪漫;男人说,感谢河南!”“钻石自由,河南守护!”“美国人花光积蓄买钻石,河南:我们那儿论斤卖。”

“人造钻石看中国,中国钻石看河南”,河南之所以在人造钻石出圈,更多凭借的是产业链优势!

其实,人造钻石和天然钻石产业链相似,上游为原材料供应、毛胚生产,只不过参与者由毛坯钻石采矿商转为钻石培育厂商,原材料也从金刚石变为人造金刚石;中游为切割、打磨、抛光等加工及毛坯贸易环节,全球90%以上钻石加工在印度;下游为设计、精加工等珠宝商,有时珠宝商会越过中间环节,直接与上游厂商议价。

以毛利润来看,人造钻石产业链呈现出标准的微笑曲线形态,上游毛胚生产毛利率约60%,中游加工依赖大量人力毛利率约10%-20%,下游零售品牌溢价加成毛利率约60%。而河南则站在微笑曲线的左端,也就是利润最高的产业链上游,具备较强话语权。

1

提起河南,第一反应是胡辣汤、烩面的你,可能会疑惑,还藏着这么强的本领?

从历史渊源来看,河南成为“人造钻石之都”是一件无心插柳但顺理成章的事。

1963年,中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克服万难在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简称“三磨所”)诞生,一年后,三磨所又自主研发出我国第一台制金刚石的设备——六面顶压机,1966年成功量产,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当然,这一初衷本是为了超硬材料上不被国外“卡脖子”,主要发展的航天、军工等领域,但在半个世纪之后,从工业领域进入消费级应用,让人造钻石成了一片蓝海,有技术、有设备的河南站上了风口。

六面顶压机的量产使得我国人造金刚石产量迅速提升,目前已占全球人造金刚石产量的90%以上。河南则以郑州、许昌、南阳、商丘等地形成集人造金刚石产品研发、大规模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其中,商丘柘城县年产单晶金刚石30亿克拉、金刚石微粉60亿克拉、培育钻石400万克拉、制品3000万件(套),金刚石微粉年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全国的70%和50%,大颗粒单晶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

难得的是,三磨所还为河南人造金刚石产业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为后来催生一批龙头金刚石生产企业打下基础,中南钻石、黄河旋风、豫金刚石、力量钻石等都有三磨所的影子。

据悉,仅黄河旋风、豫金刚石、中兵红箭全资子公司中南钻石三家就占据了国内培育钻石近80%的产能,后起之秀力量钻石,产能也在快速增长。

而且技术上也在不断升级换代,尤其是技术难度高的大颗粒培育钻石,而这是未来完全替代天然钻石的底气所在。公开资料显示,力量钻石已批量化生产2~10克拉大颗粒高品级培育钻石,处于实验室技术研究阶段的大颗粒培育钻石已突破30克拉;黄河旋风已经能够生产涵盖1~10毫米无色和彩色系列培育钻石,并能根据客户对钻石性能的特殊需求设计合理的生产工艺。

此外,政策层面,培育钻石也获得了大力支持。2022年3月日,河南印发《2022年补短板“982”工程实施方案》,要求要大力巩固省内超硬材料产业优势,其中6个纯培育钻石生产项目,总投资额约69.2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22.3亿元,主要项目投资额均在10亿元以上。

不过,河南虽然在产业链上游占据优势,拥有庞大的人造钻石生产能力,但在微笑曲线另一端的设计、镶嵌、精加工、成品销售等高附加值领域还有所欠缺。

两个月前,郑州发布了《关于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培育钻石向珠宝首饰等终端消费领域延伸,鼓励企业对金刚石毛坯进行激光加工和人工打磨,支持建设培育钻石加工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人造钻石相关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一片空白,这对河南人造钻石产业未来能发展到什么地步,是否突破天然钻石的桎梏至关重要,但面临的情况较为复杂。

2021年6月29日,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等各方曾开会提出,决定将“培育钻石”写入国家标准,即在“合成宝石”条款末尾加注“合成钻石”又称“培育钻石”,但遭到了六家海外珠宝协会联名反对,致使国标落空。

这六家海外机构分别是负责任珠宝理事会(RJC)、美国珠宝商协会、珠宝商警戒委员会、国际钻石制造商协会(IDMA)、珠宝商警戒委员会、世界钻石理事会、世界钻石交易所联合会(WFDB)。

给出的理由是“培育钻石”这一名称的改变将在中国乃至全球消费者中引起极大的概念混淆。业内该人士认为,我国制定的国家标准,海外机构并无权干涉。

显然,这是长期以来吃尽天然钻石产业链红利的海外厂商们害怕中国的人造钻石“弯道超车”。

前瞻经济学人APP 产业观察组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

参考资料:

【1】《2022-2027全球及中国钻石饰品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2】《2022-2027年中国钻石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指南、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其他参考资料:

【1】《压机一响,黄金万两!全球最大人造钻石产地是怎样炼成的?》,海报新闻

【2】《拥有“bling bling”的三巨头!全球95%以上的人造金刚石产自河南》,河南商报

【3】《培育钻石:前沿科技馈赠,轻奢珠宝未来王者》,浙商证券

【4】《培育钻石行业深度报告:一颗无需永流传,只争朝夕笑开颜》,中航证券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