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头条:新冠病毒会损害记忆力和注意力,清华大学首次实现100千米量子直接通信,美国饮用水中普遍存在铀污染
新冠感染者失去嗅觉的原因找到
近日,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神经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嗅觉丧失是很可能是炎症的影响,而非病毒感染的直接作用。研究者检查了23名死于新冠病毒感染的遗体捐献者,和14名死于其他原因,且死亡时并未感染新冠病毒的遗体捐献者的大脑嗅球区域。研究者发现,感染了新冠病毒且嗅觉能力下降的捐献者,其嗅球区域的血管损伤更严重,并且轴突的数量大幅下降,并且这种变化与年龄无关。研究者认为,是新冠病毒感染了嗅上皮,引发神经炎症,使可向大脑发送信号的轴突数量下降,并导致嗅球功能失调。
剑桥大学研究:新冠病毒会损害记忆力和注意力
据剑桥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十分之七的长期 COVID 患者在疾病最初发病几个月后会出现注意力和记忆力问题,其中许多人在认知测试中的表现比同龄人差。该研究中有一半的患者报告说难以让医疗专业人员认真对待他们的症状,这可能是因为认知症状没有像肺部问题或疲劳那样得到同样的关注。研究发现:研究中约 70% 的长期 COVID 患者在感染病毒 SARS-CoV-2 几个月后出现注意力集中困难和记忆问题;长期 COVID 患者在认知测试中表现更差;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最初感染 COVID-19 期间所经历的疲劳程度和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和头痛)有关;研究中一半的患者表示难以让医疗专业人员认真对待他们的症状;75% 的长期 COVID 症状持续严重的研究参与者报告说,他们长期无法工作。
赛洛西宾治疗抑郁症可增加大脑连接
近日,一项发表于《自然·医学》的新研究揭示了赛洛西宾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起效的原因。研究发现,赛洛西宾具有快速、可观、持久的抗抑郁效果,疗效显著超过艾司西酞普兰。在服用赛洛西宾后,患者脑中5-HT2A受体丰富的高阶脑功能网络会变得更加灵活,功能联系更加密切。研究显示,赛洛西宾具有有别于传统抗抑郁药物的新的作用机制:增加大脑功能网络的连接和整合。
吸烟对肺部细胞突变产生什么影响?
在一项发表于《自然·遗传学》的新研究中,研究者利用一种新的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33名吸烟史不等的参与者的肺上皮细胞进行测序,发现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DNA突变的频率显著升高,与之前的假设一致。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不吸烟者很少得肺癌,而10%~20%的终生吸烟者会得肺癌的原因之一。研究者认为,突变的趋平可能源于个体提高了DNA修复的准确性,或对烟草的解毒能力提升,这可能是一些大量吸烟者没有患肺癌的原因。
人工指尖让机器人拥有触觉
机器人可以通过编程举起一辆车,也可以辅助进行一些手术,但如果要拿起它们之前没有碰过的东西,往往会失败。现在,工程师研发了一种人工指尖,使机器人能够像人类指尖一样感知物体表面的纹理,处理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物体。相关论文发表于《皇家学会界面杂志》。在这项新研究中,布里斯托大学的工程师Nathan Lepora和同事对人工指尖进行了测试,测试方法与评估人类触觉的方法相同。当接触灯芯绒状材料时,他们报告说,人工指尖不仅能探测到材料的缝隙和突起,而且其输出的神经信号模式与进行相同测试的人类指尖的神经信号模式非常匹配。
美国饮用水中普遍存在铀污染
据BGR报道,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该国饮用水中的铀含量不安全。研究人员在《柳叶刀·星球健康》(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发现。他们在美国的一些饮用水供应中发现了这种放射性元素,特别是在西班牙裔社区周围。EPA为水中的铀总量设定了一个最大污染物水平。研究人员发现,2000年至2011年期间,三分之二的样本的铀浓度比EPA“允许”的平均水平高出2.1%。
清华大学首次实现100千米量子直接通信
近日,清华大学物理系宣布,物理系与电子系合作团队首次实现通信距离达到100千米的量子直接通信新系统,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量子直接通信距离,有助于实现无中继条件下城际量子直接通信。相关成果发表在Light-Science&Applications。该团队设计和实现了一种相位量子态与时间戳量子态混合编码的量子直接通信新系统,时间戳量子态可用于抽样检测,大大降低噪声影响。新系统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极低的本征误码率,有效提高了安全通信容量、距离和速率。该系统量子直接通信距离首次达到100千米,可以在无中继条件下实现城市之间的点对点量子直接通信,同时可以支撑基于安全经典中继建立的广域量子网络的一些应用。
首个集成在铌酸锂芯片上的激光器面世
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家在最新一期《光学》杂志上撰文称,他们研制出了首个集成在铌酸锂芯片上的激光器,为高功率通信系统、全集成光谱仪、光学遥感,以及量子网络的高效变频等应用铺平了道路。在最新研究中,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SEAS)的研究人员与行业合作伙伴携手,在铌酸锂芯片上开发了第一台全集成高功率激光器。他们将小型但功能强大的分布式反馈激光器集成在芯片上。这些激光器位于蚀刻在铌酸锂芯片内的小井或沟槽中,且与铌酸锂内的50千兆赫兹电光调制器相结合,构建了一个高功率发射器。
通过一粒月壤,我们“看清”月球上的风化作用
经过成千上万年的风吹、日晒和雨淋,一块坚硬的岩石最终会风化成肥沃的土壤。风化作用虽然短时间内不易察觉,但却一直改变着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不仅地球,月球上的风化作用每天也都在上演。利用多种电镜技术,我国科研人员“看清”了嫦娥五号月球样品背后的太空风化作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快报》。研究结果显示,长时间暴露在外的月壤颗粒表面的矿物相都存在富含硅、氧元素的再沉积层,往下是太阳风辐照损伤层。
海王星的温度波动比想象的要大
近日,一项多国合作研究综合分析了近20年来甚大望远镜等多个观测站的海王星热红外光谱数据,绘制出了其大气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关研究发表于《行星科学杂志》上。由于观测开始时正值海王星的初夏,科学家预计气温会平稳上升。然而,研究人员发现,从2003年到2018年,海王星平流层的平均温度下降了约8℃。但在2018至2020年,海王星南极的平流层又急剧上升了11℃,逆转了之前全球变冷的趋势。造成如此气温波动的原因尚不明确,但推测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成功接收高分三号卫星数据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中科院空天院)4月12日发布消息说,该院所属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已成功接收高分三号03星数据,数据处理正常。中科院空天院介绍说,4月11日下午,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站首先成功完成星地联通测试,其后按计划完成高分三号03星首轨观测数据的跟踪、接收、记录与传输。之后,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三亚站也按计划完成卫星数据接收任务。至4月12日中午,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总计接收卫星数据约44GB,所有接收数据均处理正常。
打包回家!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返回倒计时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为期六个月的太空“出差”行将结束。在返回之前,航天员们还有物资清点转移、舱内环境清洁维护、打包下行物品、设置无人飞行模式、检查飞船工作状态、身体监测等工作,为保障航天员们安全、顺利返回地球,地面将与航天员协同完成返回的各类准备工作。
NASA毅力号火星车正在自动驾驶
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正在使用其自动驾驶功能,因为它正在穿越Jezero陨石坑,寻找古代生命的迹象,并收集岩石和土壤样本,并且计划将样本返回地球。在特殊的3D眼镜的帮助下,地球上的毅力号火星车驾驶者规划了有特定站点的路线,但越来越多地允许毅力号火星车自己"掌舵",并选择如何到达这些站点。
四名Ax-1私人宇航员进入ISS 与远征67号机组人员会面
Axiom Mission 1(公理1号,Ax-1)任务的宇航员Michael Lopez-Alegria、Larry Connor、Eytan Stibbe和Mark Pathy在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上午10点13分打开Crew Dragon的舱门后,现在已经登上了国际空间站。这是第一次完全由私人乘员组成的任务抵达了这个轨道上的实验室。经过近21个小时的旅程,Ax-1任务的四名宇航员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上午8点29分抵达国际空间站。Ax-1任务机组人员将加入远征67号机组成员,包括NASA宇航员Marshburn、 Raja Chari和Kayla Barron;欧空局(ESA)宇航员Matthias Maurer,以及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宇航员Oleg Artemyev、Sergey Korsokov和Denis Matveev。
俄罗斯:6年后发射火星车 只剩下钱的问题
据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总经理德米特里・罗戈津透露,俄罗斯可能会在2026年启动火星任务,目前所有技术手段都已具备,只剩下资金的问题。此前,俄罗斯与欧空局合作Exomars火星任务,其中欧洲提供火星车,俄罗斯提供着陆平台“哥萨克舞”。德米特里・罗戈津表示,欧空局对中断与俄合作的损失作出了“相当戏剧性的评估”,并预计最早6年后发射自己的火星车。
哈勃太空望远镜传回螺旋星系M91最新画面
美国宇航局(NASA)/欧空局(ESA)哈勃太空望远镜 Wide Field Camera 3 在最新传回地面的数据中,展示了螺旋星系 M91 的画面。M91 距离地球约 5500 万光年,位于后发星座(Coma Berenices),正如这张图片所显示的那样,它是一个有条纹的螺旋星系。虽然 M91 突出的条形结构使其成为一幅壮观的银河系画卷,但它也隐藏着一个天文上的怪异现象。和我们自己的星系一样,M91 的中心也有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2009 年的一项研究利用哈勃档案数据发现,这个中心黑洞的重量是太阳的 960 万到 3800 万倍。
天体物理学家发现10个新的引力波
在过去的七年里,LIGO-Virgo Collaboration(简称LVC)的科学家们已经探测到了90个引力波信号。引力波是时空结构中的扰动,它从双体黑洞(BBH)合并等灾难性事件中向外奔跑。在最近一次实验运行的前半段的观测中,该合作组织报告了来自44个BBH事件的信号,该实验在2019年持续了6个月。新发现还包括一个科学家以前从未见过的系统。一个朝一个方向旋转的重黑洞,其吞噬了一个朝相反方向运行的更小的黑洞。
北航詹承豫教授团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詹承豫教授团队的课题“基于系统韧性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研究:技术赋能、制度保障和指标引领”获得立项。
华南理工大学与鹏城实验室签约共建未来技术学院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与鹏城实验室在广州国际校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华南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华鹏未来学院)。学校党委书记章熙春、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院士、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沈向洋院士出席签约活动并讲话,副校长朱敏、李正一同参加活动。
“国家级”名单公布!广东这些高校上榜
近日,中国科协认定了800个单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广东共有53个单位上榜,其中包括了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